根据查询中国教育在线得知,拟录取学校层次按照大学分类填写:
1、“一本”指高考首批录取的学校,多为985所大学、211所大学或省属重点大学,学制一般4年,毕业后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2、“二本”指高考第二批录取的学校,多为省级普通高校,学制4年,毕业后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3、“三本”是指高考第三批录取的学校,大多是国家和民间合作办学。学制四年,毕业后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
4、“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是中职学生进一步深造的地方,学制多为3年,毕业时只是拿到毕业证书,多为个人办学。
“分类投档”是以“院校+专业类”为基本投档单元的一种新型投档模式。考生在填报有分类投档专业的院校时,一定要准确无误填报专业志愿来表达个人升学意愿,不填、错填或漏填专业、专业志愿排序不当都将直接影响考生的投档录取。
同一院校志愿中,既可以兼报两类不同的专业,也可以单报某一类的专业。如果考生想填的某个院校的某个类别涉及多个专业,那么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至少要填报其中一个专业。
分类投档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填报了某个院校某类专业志愿的考生,才能参与该校该类专业的投档录取;
2、没有填报某个院校某类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能参与该校该类专业的投档录取;
3、只填报了某个院校某类专业志愿的考生,就只参加该校该类专业的投档录取,不会参与该校其他计划的投档录取。
考研报考类别填写分为:非定向,定向,委培即计划外,自筹即计划外。
1、定向:定向培养研究生培养费用由国家提供。在录取时就确定将来的就业单位,并由考生与招生单位和定向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合同书,毕业后到合同规定的单位工作。
2、非定向:非定向研究生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它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3、自筹:自筹经费研究生是招生单位根据社会需求,在培养条件、指导力量具备的前提下,用导师的科研经费、学校创收的经费或社会集资的自有经费培养的研究生。自筹经费生国家不负责分配。
4、委培: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其它均与定向培养研究生相同。
报考类别:
1、普通高校招生报考类别有:文史、艺术文、体育文、理工、艺术理、体育理、单独招生;艺术文、体育文考生可兼报文史专业,艺术理、体育理考生可兼报理工专业。
2、对口招生报考类别有:旅游类、服装类、财经类、文秘类、农林类、畜牧兽医类、机械类、电子电工类、建筑类、计算机类、烹饪类、医学类、化工类、采矿及安全工程类、学前教育类。
研究生录取类别有计划内非定向培养、计划内定向培养、计划外委托培养(定向)、计划外自筹经费(非定向)四个类别。研究生是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扩展资料
在中国,研究生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学制最少为2年或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7年以前主要是指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十月联考、同等学力申硕 、一月统招在职研究生等方式进行招生。
高考录取批次和志愿设置如下: 1 提前批(零批次)本科志愿: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和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经各省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第一批本科(一本)志愿: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本科一批,也称重本,意为重点本科一批普通高等院校。又分为“‘985工程’、‘211工程’(含特色211工程)、港澳重点(获准在内地统招的港澳知名学府)、省属重点(含省部共建、“小211工程”)”四类。重点本科是指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而所谓的一本,是各省、市对重点本科大学的录取批次的叫法而已,久而久之也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种叫法。教育部从未划定哪些院校属于一本,哪些学校属于二本,全部统称为普通本科。一般各省会将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以及一些招生情况很好的院校放在一本批次录取,但各省均不一样(比如南京邮电大学,在贵州是一本,在江西则是二本)。也就是说重点本科就是社会上认为的一本。第二批本科(二本)志愿:一般本科院校。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学年制通常为4—6年,学生毕业后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本科第二批学校主要是省属本科院校和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综合实力通常低于在高考进行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有些全国高校中综合实力靠前的学校也在高考本科第二批中招生。第三批本科(三本)志愿: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
入学方式怎么填写如下:
1、意思:学生是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
2、义务教育阶段可分为:“就近入学或其他”,而高中阶段可分为"统一招生考试(即普通入学)、体育特招、艺术特招或其他。按照自己的情况填写。
3、现在绝大部分小学都是就近入学或其他。一般没其他什么特殊的话,就写就近入学好了。入学方式要分为:普通入学(统一招考入学)、体育特招、特招等等,这些都是以后的分类,小学没这么多要求,就是就近入学或其他。
4、就近入学的“就近”是指离你家相对就近。但是存在着中、小学学校布局及各中学招收学生人数不同等因素影响,所以有时候教育局会根据情况来进行调配,但是最终还是尽量将学区的学生尽量分配到离小区最近的学校入学,都叫“就近入学”。
扩展知识
三种读大学的入学方式:
1、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获得大专学历
五年一贯制大专也被称为初中起点的大专教育,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的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读三年中专加二年大专,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初中毕业生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可以凭借中考成绩报名高等职业院校(专科)的招生,被录取后,就可以进入大专院校就读,无需再参加高考。
成绩合格毕业后,发放“初中起点的专科”学历证书,也可以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继续深造获得本科学历。
2、高等职业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
单独招生考试是高校招生的一种新模式,各省教育部门核定单独招生计划,由各个职业专科院校自行组织笔试或面试,按照成绩择优录取。以目前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情况来看,对考生的成绩要求较低,大部分报名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学生都能被录取,除个别职业本科要求高一点除外。
3、统招入学前的保送生
保送生无需参加高考,符合相关条件的考生由学校推荐,为保证保送生的生源质量,各高校会对其相关文化课成绩进行测试合格后,即可录取。
具备高校保送资格的有五类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员、部分外国语中学优秀学生、公安烈士子女、退役运动员。每年保送生被高等学校录取后,录取名单都会在相关媒体和就读中学进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