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莫言的散文-卖白菜的推荐理由

莫言的散文-卖白菜的推荐理由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02
  • 发布时间:2024-05-12 04:10:02
《卖白菜》这篇小说不是对现在生活的精细的描摩,也不是对未曾经历过的历史的大胆虚构,而是聚焦于一段那段非常特殊的岁月,这段日子对作者本人来说记忆尚存,它不算是眼下,又尚未滑入久远的过去。对于这段往事,作者是以一种孩子的真切和成人的冷静态度,些
内容详情

《卖白菜》这篇小说不是对现在生活的精细的描摩,也不是对未曾经历过的历史的大胆虚构,而是聚焦于一段那段非常特殊的岁月,这段日子对作者本人来说记忆尚存,它不算是眼下,又尚未滑入久远的过去。对于这段往事,作者是以一种孩子的真切和成人的冷静态度,些微的温情,把改革前或初期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本真自然的呈现给我们的。

卖白菜作者简介 卖白菜作者的简介

莫言《卖白菜》一文的线索是白菜。《卖白菜》小说语言平实、干净,故事也真实简单得要命。故事里有一个家,但给我们的感觉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家里似乎只有我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同侍侯地里的白菜,一同去卖菜。眼看就快过年了,无比激动的盼望之情在我心里已贮藏很久了。但母亲为了换钱不顾我的哭闹依然决定卖掉最后的三颗白菜。这个决定尽管残酷但也真实的反映了我家的生活境况。集市上,遇到一个挑剔的孤寡老太太来买白菜,当我见她把大白菜外边的菜帮子撕了又撕,很是伤心和气恼,最后我赌气多算了她一毛钱。小说中的我的做法的确不合适,但这却源于我对那棵小白菜的特殊感情和老太太苛刻的举动。等我放学回到家,已经卖掉的白菜又回到了家,母亲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最后母亲哭了,小说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读着这篇小说,仿佛在想象中真实的体验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年代的北方农村,那彻骨的冷,和彻骨的穷。

卖白菜的作者

1、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2000年3月,莫言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演讲《福克纳大叔,你好吗?》说:“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尤其让我明白了,一个作家,不但可以虚构人物,虚构故事,而且可以虚构地理”。

3、《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莫言的文字朴实,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文中讲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人。文章通过一段辛酸往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母亲形象。

莫言《卖白菜》母亲形象概括 80字左右

卖白菜的作者是莫言。

1、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作者12岁的故事,表达的是诚信主题。文中讲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人。当时,作者的父亲让他去集市上卖白菜,但他因为贪玩而把菜卖掉了一部分,剩下的白菜则被偷走了。

2、回到家后,作者的父亲问他为什么只卖了这么一点菜,他只好实话实说。父亲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告诉他要诚实守信,不要说谎话。这个故事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在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非常艰辛,但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莫言的相关知识如下:

1、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出生于一个乡村教师家庭,幼年时因经济困难曾辍学两年。

2、他自小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莫言曾下放到农村劳动,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言的写作风格独特,善于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3、他的作品主题广泛,既有对农村生活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同时也涉及人性、爱情、生死等普遍主题。莫言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酒国》等。

4、其中,《红高粱家族》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莫言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得到了评论界的高度评价。

母亲性格坚强、倔强和信守承诺。《卖白菜》这篇文章处处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就是在这些冲突中塑造了一个虽然生活在贫困交加的时代,但依然坚强、慈爱、倔强和信守诚信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文章开头在决定是否卖这最后的三颗白菜的时候,母亲内心是很矛盾,母亲何尝不想留下它们过年,但家里实在是穷。

为了不让“我”哭,她恼怒地喝斥我,用“凛冽的声音”教训我,但是看到“我”手上的冻疮时,又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强调”对我说话,从“我”和母亲的对话中看出了她既有倔强的一面也有慈爱的一面。

在集市上,“我”和那个个挑剔的孤寡老太太来之间的语言冲突是最激烈的了,看她把大白菜外边的菜帮子撕了又撕,“我”的心中的愤怒之火暗暗燃起,作者在算钱时给她多算了一毛。

后来这件事被揭发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我”不过是想宣泄下内心的气氛之情,谁料到母亲会因此而伤心流泪。母亲这次哭了。

以前,无论多大的事儿,就算是天要塌下来,母亲仍不会哭。从这些冲突中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贫困还不及作者的欺骗让母亲难过。

《卖白菜》曾被选家选入年度短篇小说集,也被莫言本人选入自己的散文随笔集,还被当作小小说刊登在晚报副刊。时下,小小说的“小小说腔”令人生厌。这是一篇无“腔”的小说,真正的大家手笔。

这个独特的腔调,并不仅指语言,而是指他习惯选择的故事类型、他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他叙述这个故事时运用的形式等等全部因素所营造出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又是一篇带“腔”的小说。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