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能独立上学,并不完全由年级决定。
孩子只要具备这几个能力就可以独立上学了:
有一定的独立能力
因为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就会把所有的事情包揽在自己的身上,这就导致孩子的独立能力特别的弱,事事都需要依靠家长,这样的孩子就算是长到10岁,家长也不能放心的让他自己去上学,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家长可以在生活方面先锻炼他,比如让他自己学会整理东西,毕竟想让孩子独立,首先就要先教会他自理,而整理就是最基础的自理能力。
必须结伴而行
现在社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是那些心理阴暗,有报复心理的人,是所有父母都不能忽略的问题,没有人能肯定自己家孩子身处的环境就全都是安全的,所以结伴而行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家娃不会落单,不至于给坏人可趁之机。除了不落单之外,家长还要让他走大路,这样也能避免危险的发生。
正确认识和遵守交通法规
交通规则是所有家长必须要教给孩子的,毕竟现在路上的车辆都非常的多,如果他不知道交通法规的话,很容易发生交通意外。另外,孩子遵守规则也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有素质有教养的家长,会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样家长就不用担心他在上学的路上会出现什么意外了,所以要想孩子自己上学放学,家长一点要教会他正确认识,以及遵守交通法规。
有一定的认路能力
认路的能力是必须要有的,毕竟现在修路的地方有很多,而且大多数路段长的也非常相似,所以家长让孩子自己去上学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孩子是认路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步行,来加深他对这条路的记忆,等到这条最简单的路记住之后,家长可以再让他认识其他的路,并且告诉他这条路能通向哪里,这样孩子就能记住上学和回家的路,而且也会了解附近的路段,家长就不用担心孩子会迷路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学会适当的放手,不要因为自己的溺爱而害了孩子,这样做也能减轻自己的负担。
八岁左右的孩子能自己独立上学和周末一人在家里,主要还是根据孩子的独立性所决定的。
孩子不是因为年龄的大小而独立读书,而是看家长会不会引导孩子独立读书。独立读书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需要家长从小培养。从环境上去熏陶,有独立的读书空间,独立的书桌,有比较多有益有价值的适合孩子看的书。
从小的读书习惯培养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智。重视环境的影响。常带孩子去儿童图书馆,和那些爱看书的小朋友一起看书和讨论,参加讲故事等活动,都会对孩子有益身心,会让孩子爱上读书。
扩展资料:
孩子的独立性介绍如下:
重视孩子的自律性。什么时间完成作业,在什么时间做作业,养成习惯后就好了。三年级以下的作业,家长还是要做一定的辅导。一项针对孩子接送上学的调查显示,有70%的学生表示需要父母前来接送。
而这些需要父母接送的孩子中,有42.1%的学生是害怕独自出行,超过40%未独自一个人上学放学的。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偶尔接,孩子有时会骑自行车),高中住校一周接送一次。另外,这些年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几乎都是接送。
人民网-广州日报:从入学开始就让孩子独立
人民网-每个孩子 都是独立个案
我家孩子今年六岁,幼儿园里的家长们已经开始讨论起孩子上小学的问题。有的说,自家孩子10月份出生,这样就晚上了一年,没赶上入学年龄真可惜;有的说,男孩其实可以晚一年入学,因为心理发育比女孩晚一年,刚到入学年龄就上学,恐怕学习会吃力。
孩子多大上小学才算准备好?其实不是到年龄就行,还得看这两点。
生理年龄
生理年龄可不是指几周岁这样的年龄,而是指身体发育情况,骨骼是否匀称,肌肉是否长得结实。有些孩子因为营养足,个子也高,虽然才5岁但看起来就像6、7岁的样子,他的生理年龄就超前;而有些孩子,因为天生瘦弱,平时又挑食不爱运动,可能已经5岁了却看着还像4岁的样子,这就是生理年龄不达标。
生理年龄不达标的孩子,就算日历年龄到了,上小学也还是会受影响。因为生理年龄不仅关系到体育锻炼时的灵活度,还关系到运动生理。跟学习关系比较密切的,是手指的发育。像无名指,5岁才开始发育。无名指运用得好不好,关系到孩子的握笔姿势、写字速度,最后直接跟作业完成效率挂钩,因此家长要重视。
那家长如何看孩子的生理年龄是否达标呢?先看体检中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达标,其次看孩子在同龄人中间处在什么样的水平。不及格的要及时增强营养、促进锻炼。同时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要加强跑、跳、蹦等大运动能力,以及通过剪纸、走迷宫、堆积木等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这样才能为顺利小学打下基础。
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其实就是孩子的心理是否已经独立,能够独自应对上小学的情形。要知道幼儿园里的生活类似保姆式,有老师统一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什么时候吃饭、喝水、去卫生间都有人提醒。但到了小学以后,孩子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还要独自应对和同学间的人际交往,还要有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合理安排写作业时间,收拾书包和文具等。如果孩子的心理年龄达不到,上小学这类事情就做不好,会很费功夫。
因此,想要孩子顺利适应小学,家长在孩子幼儿园时期就要培养孩子的生活独立性,同时还要趁4到6岁这个人际交往敏感期,让孩子多和小伙伴们交往玩耍,发展他的社交能力,这样孩子入小学才不慌。
在网上一遍哇言,都认为小男孩小小年纪就很自立,在这里吴一钶对孩子的自立有不同的看法,吴一钶认为判断孩子是否自立应具备5个条件。那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自立?这里吴一钶分享5个观点作为判断的参考条件: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赞美。不喜欢批评。这样也会导致孩子往往被赞美冲晕了头,无法做出自我价值的判断。很多人为了被赞美不想被批评,所以不会选择,大多数人都说好的去做。别人说不好的就不去做。这是为了。就是为了大多数的认同而失去了自我。
能对我自我价值判断的,就是走出大多数的认同。比如别人说你孩子真乖。孩子很有礼貌,在这时候孩子会很开心,但是会不会他自己的不足,而自己都没有发现呢?碧萝不会自我整理物件,不会收拾东西。
要培养孩子具有自我价值的判断能力,需要家长这孩子在鼓励赞美孩子之后,要引导孩子自我解释,还有哪里不足的。
比如我吴一钶儿子数学学习成绩特别好,英语也特别好,经常会获得班上的同学称赞赞,还有老师的表扬。可遗憾的是他的语文就是特别特别的差。经常在单元测验时,连题目的要求都会理解错。所以在这里我会提醒他“你的语文请再努力一点,用功一点,专心一点,听老师讲课。”(我是在暗示他的语文是有不足的地方,不要骄傲。)
这个小男孩能自己拎着书包扛着被子潇洒上学去,只能说明这孩子在生活上是比较自立的,但不是一个判断孩子是否自立的唯一标准,因为他没有符合以上余下的4个条件,只能说这位小男孩在生活自理方面是比较自立的。
记得吴一钶儿子还小的时候会经常带上他去买菜,去大型商场采购,那时候电子支付还没有流行,每次去采购都要先去柜员机取钱才能去买菜,每次都会带着小孩,去的次数多了,孩子都认得柜员机是什么东东。
有一次问儿子“你知道爸爸妈妈攒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儿子脱口而出“存款机出来的”,所以钱是从哪里来的,须得从小培养孩子的对钱财的观念。钱从哪里来去到哪里,须有一个正确使用的途径,是否合理使用。
比如在网上时不时就会看到10岁的小孩给网红刷礼物刷光了父母的10万多元所有积蓄;12岁女孩给网络主播送4600元礼物,难追回。像这样的新闻,已不再是新鲜事。
孩子能不能自立,拥有正确的钱财观对孩子的自立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国外教育孩子的短视频,都会教孩子一句话“I can do it。”教育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
比如吴一钶在儿子一岁多两岁的时候就开始让他自己穿衣服了。刚开始的时候会把衣服里外穿反,前后穿反,当时儿子自己穿衣比较花时间,那时早上我们是7:15要吃早餐,8点要上学,所以要特别的早起床,5点半我就要起床做早餐了,6点或6点15分儿子就需要起床了,虽然我自己当时是很累的,但是这个都没关系,我知道这是儿子成长的一个过程,他需要经历。只要你相信他,给他一点时间他能做到的。所以儿子在生活自理方面早早就不用我管了。
当孩子日渐长大时,你需要给选择权还给孩子,而不是事事包办,包决定。选择权从孩子1岁-2岁就可以培养了。
比如:吴一钶儿子2岁时,吃过晚饭后去散步,当我带着孩子走到楼下时,我就问孩子“你是想从左边走起,还是从右边走起?”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会自主选择,还让孩子学习到左边,右边的方向感。
选择,其实是考验孩子对事物或事件的一个判断,这需要孩子有自己一套的衡量标准,同时需要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可以是好的结果,还可以是坏的结果)。无论好与坏,孩子都培养了孩子,当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而作为自立判断的一个参考条件,这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一岁之后就会有自立的意识。所有的事情都能自己做到。其实父母需要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学着自己做,学着成长。
如果你的孩子认为天下所有的事都有人为他做,应该为他做,那都是应该的。小孩有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那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的错,家长的错。因为孩子从小就被你溺爱着,无法摆脱而长大。
孩子小的时候,你就得让孩子意识到,别人没有义务要帮你,连你的父母也没有义务要帮你。18岁以后你就是成年人了,都要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你遇到所有的困难和不愉快的事情。都要独自去处理。
比如,吴一钶儿子1岁多学走路的时候,经常会绊到脚摔跤。我的做法是让他自己爬起来,而不是急于把它抱起来。如果不小心真的摔破皮了,我会告诉他涂一点消毒水消毒伤口,我只是给他提醒。具体的消毒行为,是他自己完成。我会教他先用棉棒沾点消毒水,然后涂抹在伤口处,而不是帮他处理消毒。这样就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处理,没有人有义务一定要帮你做的。
家长,你好好想想,我们养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把孩子养成你想要的龙,还是凤?很多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会把孩子的成绩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孩子成长最需要的是“自立”的培养。
上面吴一钶分享了孩子“自立”的5个判断条件:●能自己判断自我价值;●有正确的钱财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自主地作出自己的选择;●能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意识。孩子自立自主 健康 成长,才是我们父母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