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奥数到底好不好?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奥数。数学就是数学,所谓奥数,说的其实就是因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而来的。其实,奥数也是数学,但更侧重于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或者说,就是题目“难”点。
那么,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接触学习一些进一步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甚至智力水平,明显是有好处的。
国家为什么要禁止奥数教学?这还不是教委自己惹出来的?前些年,包括数学在内的国际、国内、各省、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如火如荼,为什么?应为国家有政策,不同级别的竞赛优胜者,有着让人不可抗拒的奖励啊,少则升学加分,甚至免试进入重点学校。于是,不少的学生就奔着这个目标,拼命学“奥数”。甚至不少学生为了获取到升学的加分,不管基础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也削尖脑袋往奥数挤,也有一些人甚至不清楚奥数的意义,看周围的人都在学奥数,也跟风上,这样,明显影响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确实有点拔苗助长,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后来,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最后,国家教委明令禁止。
其实,国家教委明令禁止奥数教育,也是一刀切,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规定。对奥数,我觉得教委需要明令禁止的只需要禁止一切奥数竞赛优胜者在升学中的优惠,并适当减少奥数竞赛的组织和举行。这样一来,少了功利思想的影响,奥数教学的热度肯定就会降下来,并回归到理性的范畴。
所以,我觉得,对中小学生来说,在学好基础知识基础上,适当学习奥数,是有益而无害的。但不能为奥数而奥数,不要把奥数看成是一门新的课程,而要清楚它其实就是数学教育的“提高班”。
有利也有弊,他加重了小学生的负担,但如果要进好一些的中学,又必须要考奥数,这也不可不学,但一定先要把课内的知识给弄懂,也可以把奥数当成课内的一种延伸,配合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适当做一些奥数题也有利于发散我们的思维,为中学数学打好基础!
小学生学奥数好不好学奥数主要是活思维,如果你的成绩很好,学学奥数很好。但是,如果你的数学不好,就建议报兴趣数学,最好不要报奥数。因为奥数本来就很难,你学校的东西都还不会,就学奥数,会使孩子更加厌倦奥数,起到反作用。而且,学奥数最好二、三年级再学。一年级可以买书自己在家里教孩子学。 希望能对您的选择有所帮助,谢谢。
小学生学奥数好不好那?谢谢。
奥数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以后孩子的理科学习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帮助,个人认为小学生可以学,但要注意学的方式。第一、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题目最好介于课堂教学与奥数之间的难度,但要体现一定的逻辑思维锻炼性;第二、培养孩子的兴趣,养成孩子思辨的兴致,可以采用每天一题的模式与孩子一起探讨,对了就给予适当的奖励,不过每天一题要求是在一个月里或者一定的周期里题目最好具有同类型,这样孩子容易接受;第三、如果家长是给孩子报班学,最好选那些不留课后作业的班,问题当场解决,虽然慢,但效果好。这样孩子与家长都不会有负担,特别是孩子如果觉得上了一个奥数班,随后是许多难度很高的作业,会有负担感的。
中小学生学习奥数好不好现在社会上对于中小学生学习奥数褒贬不一,使一些家长不知所措,不知道究竟应不应该送孩子学习奥数。我也曾教过学生学习奥数,并且目前仍有几个孩子正在跟我学习。在此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社会上以及各个学校的奥数班为什么这么火?为什么许多家长都这样热衷于送孩子学习奥数?主要是不少中学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把奥数竞赛成绩作为升学的一个条件,有些学生如果在奥数竞赛中获得奖项,就可免试直接升入重点中学。并且,在各个重点中学的入学考试中,或入学后学校组织的分班测验中,都有一部分奥数方面的题目,显然学过奥数的学生就占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在部分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一定的诱导作用。 那么“奥数”究竟是什么呢?“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罗马尼亚数学物理学会邀请东欧国家中学生参加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从此每年举行一次。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目的之一是发现人才,开拓数学的未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些题目即使是数学家也感到棘手,仅有运算能力和应试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度的灵活性。所以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通过这样高水平的比赛可以及早发现数学人才,然后进行培养,使其脱颖而出。 真正的数学奥林匹克或数学运动与体育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有关专家认为奥数只适合5%的超常儿童,但实际上参与和拿金牌是两个层面的概念。体育运动吸引了众多的人参加,大多数参加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争奥运会的奖牌,而是出于喜爱某项运动,为了锻炼身体,为了提高体育水平。数学奥林匹克运动也是如此。能获得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的只有极少数的人,大多数参加者也是出于喜爱数学,为了锻炼自己的智力,为了提高数学水平。 那么呢?,当然好!但是关键是看学生怎样学?老师怎样教?学习奥数不一定要成为数学家,但就像每个人都可以参加体育运动一样,每个孩子都能从普及数学、传播数学、培养数学素养的奥数学习中获益。重要的是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确定学习的起点和具体的教法。实际上,奥数就是利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做数学游戏,不仅中、小学生可以做,爷爷奶奶、大人小孩都可以做。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可以参加奥数学习。引导得好,学生从此会喜欢上数学,反之,则会惧怕和远离数学。 对数学爱好者来说,学数学应该是一种精神享受,如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就说“数学好玩”。这是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奥数是思维的体操,是以数学为载体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学习奥数对学生深入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帮助。学习奥数能使中小学生享受到吸收新知识的快乐,发现问题的快乐,探索解法的快乐,共同切磋的快乐,克服困难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不断前进的快乐,从而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快乐地学习数学。所以“奥数”真正的本意,是进行数学普及、发现数学人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 但是社会上一些奥数班功利色彩过重,已经严重偏离了“奥数”原有的正确航向。“奥数”本是一项很好的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课外活动,但在升学利益的催化下,成为波及从中学到小学几乎所有学童的新的应试招数和各种培训机构的生财之道。有些“奥数”班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而这些技巧性的东西有时并不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更不能提高数学能力。有些孩子过分注重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课内相对简单的有些基础题反而做不出,数学成绩并未得到提高。所以奥数成绩并不能完全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潜力。 其实奥数本身没有对错,关键是把握一个“度”,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操之过急,不要强迫孩子把学习奥数当成惟一的兴趣。让孩子从奥数中得到数学思想的培养、思维方法的训练,品尝到推理、分析的快乐,让孩子心中兴趣的种子得以发芽、长大,应该是奥数的使命。而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在于奥数教师,在于全社会对奥数的理性分析、科学评价和正确引导。然而并非所有的数学老师都能教奥数,并非所有的奥数教材都能用来学奥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奥数,就像并非是每个人都喜欢或适合体育运动,都能从事体育运动一样。家长应该明白,那些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孩子比较适合学习奥数。对于那些确实学有余力的孩子,学习奥数,具有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这些比学奥数本身更重要。有些学生基础很差,课内的知识都消化不了,在家长的逼迫下也去参加奥数班的学习。他们在课堂上根本就听不懂,学不会。这样不仅会使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这些孩子,应该首先抓好课内基本内容的学习。所以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及时走出“奥数热”的误区,别让孩子为了上重点学校而死啃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错过孩子特长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有些家长一定想让自己的孩子学点儿奥数,一是要慎重选择能因材施教的老师;二是最好能与孩子一道学习,亲身体验一下学习奥数的滋味。 孩子不学奥数行不行?孩子不学奥数也没有关系。因为奥数中的许多内容在以后的课程中都要系统地学,所以暂时不学也没有太大的关系。现在许多教学生学习奥数的老师以前并没有学过奥数,但因为经过大学教育,学的内容深了,站的基点高了,返回来再看中小学奥数中的一般内容就显得比较容易。正如前面所述,学习奥数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以数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所以学习具体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家长没有必要担心不学奥数会缺了什么。 总之,孩子学不学奥数,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而定,不要跟风,更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愿做的事情。
大家来探讨一下小学生学习”奥数”到底好不好我觉得不好,奥数学的不错,而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往往做的很差!
小学生学奥数到底有没有好处?这个取决于个人。如果对奥数感兴趣,那学得就起劲,可以扩展思维,在今后的学习中,做一样的题,与同级的同学相比,你会有更多的解题方法。当看到别的同学都不会做而自己却很轻松就做出来时,你会很自豪,从而更愿学习。我就是从小学就看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但如果你不感兴趣,而是被迫学它,那只会增加你的学习和心理负担,产生厌学情绪。
小学生学奥数好不好?应该几年级开始学?不建议更风,让你家的孩子快乐成长吧,他喜欢什么就让他学什么,这样他快乐,学的也快,你也不会那么烦心,喜欢做家长的能想通
中国那么多孩子在学奥数,最后怎么样呢,上完大学出来都一样,不建议学
当然,要是他确实在这方面和很有天赋,学了肯定好的!
看自身的情况吧!
不要强求!
小学生学奥数到底有没有用啊?小升初的时候,想考重点中学的话,那必须学奥数!重点中学的数学题难度很高!全是奥数题组成的,没有任何杂题,而且数学书上学到的题都不考。全是奥数题!占分值也很大的!我考的时候,每小题5分,那根本不是小题,是奥数应用题的缩写,只是不用写过程罢了!..简便计算每小题6分,还简便运算呢,都让我头晕!很复杂的算式,很难整理的,有可能起初没有任何顺序,慢慢算,有抵消的,或者凑数的,才弄出来..太难...后面应用每题12分.. (我一个也没做对。)36分啊!童鞋们!擦 真难。40多分也就是 好学生的话 60多分吧也就。)所以数学奥数,小学生必须学啊,但要考虑时间。在六年级上册的时候学就OK,因为下册的时候,学习才紧张。我那时一下子。。。靠 非常累!可以把你逼到 晚上根本一点不写,早上早点上学,抄作业去!我班里的好学生全这样了!非常累!非常累。哎
小学生学奥数到底是为了干什么?我是杜正浩,我给你说,奥数,就是为了上中学简单点,考高中容易点,上大学好考点,人变得呆一点。
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学一下奥数,但要充分考虑孩子个人意愿。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建议学习奥数课程。
奥数不是小学阶段必学内容,不学奥数,小升初照样可以考个好成绩
很多家长误认为奥数就是小升初试卷中比较难的部分,学习奥数,小升初就能考个好成绩。这是很严重的误区。首先,小升初试卷内容和奥数的确有一部分重合,但只是一部分重合而已。这部分重合的知识学校会讲到会练到。学校所学知识,足够应对小升初了。成绩好坏与学了什么无关,与学会了什么有关。假如孩子不喜欢学奥数,家长非强制孩子学奥数,学生学不进去,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情绪,还失去了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熟练掌握小升初的考试内容,才是考取高分的关键。
一些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朋友家的孩子学习奥数后,成绩上升了不少。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学了段时间奥数成绩上升的孩子,他们这段时间不学奥数成绩也能上升。真正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成绩的,不是奥数,而是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学校老师的努力。
是否学奥数,应该充分参考孩子的个人意愿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懂得多,坚持让孩子学奥数。孩子本来挺喜欢数学的,结果却由此产生对数学的厌恶,越来越不爱学数学,几年后成绩倒数了,家长开始抱怨“自己家孩子对数学没兴趣,给孩子报了那么多辅导班,花了那么多补课费,可是孩子还是不知道学。”这些家长诉苦的同时,却不曾想到造成这一切后果的原因恰恰是因为自己当初的的错误决定。
是否学奥数,必须充分参考孩子意愿。如果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奥数,那么可以学习。如果不是,就不要让孩子学习了。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被逼迫下学习,只能带来后果,而不是结果。
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提高数学成绩
家长想为孩子提升数学成绩,考上理想初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家长可以这样做来帮助孩子提高数学成绩。
1,带孩子去书店购买一些数学学习资料。书店里面的学习资料非常多,和孩子一起挑选一两本就行。您孩子三年级了,购买三年级的同步就可以。周六日和各种假期,书店的学生是非常多的,有自己去买书的,有家长陪着去买书的。能够主动去买书的,多数是知道学习的学霸。
2,小学的课程并不是很难,买回学习资料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看讲解,一起做练习,看看谁做对得多,做对的人给做错的人讲解。既学习了知识,又增进了亲子关系。
奥数是什么?
奥数的考试范围以数学教材为基础,有一定扩充,但更主要的是对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的技巧要求远大于平时考试。有些奥数补习班是面对更普遍的学生,所以教授的内容虽然也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和扩充,但其难度和广度都和真正的奥赛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奥数并不是一种超前学习,更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让对数学有兴趣、课内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接触高等数学中的一些原理和理论,培养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活用能力、教授更多解题技巧。奥林匹克数学对数学思维的要求非常高。
奥数能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吗?
奥数可以开发孩子的思维,但是学习奥数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学不好奥数也不代表学生不能成才,不能把“天赋”简单地理解为数理化天赋。本身对数学有天分有兴趣的孩子,经过奥赛的学习,可能对数学的兴趣会更浓厚。而本身对数学不感兴趣、缺乏天分的学生,过多的奥数训练,反而可能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阻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小学生要不要学习奥数呢?
小学生学奥数最佳的起步时间是三四年级,能不能尽快入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五年级的时候最好就应该把六年级的内容学得差不多了,至少是知识体系的内容要都掌握,因此准备得越早对小升初择校越有利。
1.获得上重点初中实验班的机会
这是目前绝大部分学奥数的孩子和他们家长的目的,因为小升初的升学制度决定了奥数成为升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哪怕是口奥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奥数学习为基础。热爱奥数的学生,会通过解答难题,培养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的话,不光是数学成绩提高了,数理化各门功课都有所受益,成绩都会提高。这是因为,数学是一切的基础,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数理化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2.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小学阶段学的抽屉原理等,可能以后在初中甚至高中的课本里都根本不可能接触到,但是我们学习的其实是一些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奥数好的孩子基本都考进了最好的初中,而且在班中大部分也都是拔尖的,不敢保证所有科目都优秀,但至少理科是比较好的,这些学生有更大的机会进好高中甚至名牌大学。为什么呢?因为小学奥数学得好,初中的数理化基本上不用下太大功夫。因为知识虽然是新的,但学起来的难度比我们的奥数简单的多,而那些没学过奥数的同学可能就比较吃力。
3.掌握学习的方法
小学阶段开始学习奥数,不仅是积累知识提高成绩,更关键是掌握学习的方法,也有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奥数学得好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不会太差。数学十分重要,一些同学在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下基础,结果由于数学的难度,从此放弃这一科目,影响到考试总成绩,其实,这本来可以避免的。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爱上奥数,数学成绩会得到明显提高,并一直延续到高中、大学。
4.开发数学思维
奥数是对数学思维的一种训练方式,它比较适合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同时在学习普通小学数学的内容没有太大困难的孩子,当然这些也只是必要条件;最重要的是,孩子要能够适应奥数这种灵活的、需要自己寻求解决方法的授课与考试模式。学习奥数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发展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拓宽知识视野,帮助小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因此,有必要让他们早点接触奥数。所以参加奥数培训,我们希望孩子和家长最大的目标是没有目标,重在参与;参与第一,比赛第二,成绩更加不重要,它只是一个附属品,家长和孩子切忌将成绩看得过重。
5.做好吃苦的准备
这是因为奥数当中很多内容和方法不在正常的小学数学大纲当中。如果孩子具备奥数潜质,也愿意去学,那么就要做一些吃苦的准备。这里要吃的“苦”主要指的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苦”。
奥数里面有很多正规小学教材当中延伸出来的内容,虽然与公立学校使用的课本和大纲当中要求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难度与复杂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陌生的术语,相对复杂的理论,冗长的算式,大胆的假设,细致的分析与解答过程——这些往往是在正常的六年小学数学的常规教学当中不会涉及到的。
大多数想去学奥数的孩子在学校的数学成绩都是很不错的,所以初识奥数的时候,可能会对奥数的学习方法感到不知所措。尤其对于那些拓展知识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来说,上课可能会觉得像听天书,心理落差大是正常现象。
6.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
因为三年级以后,学生的智力发育已经比较完善,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开始向抽象运算阶段进行过渡,对知识的认知方式已然比较稳固,而且简单四则运算的熟练也基本达到要求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好进入一个思维方式的改造期,此时开始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解题思路,效果是最好的。凡是能够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不俗成绩的学生,大多从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学习奥数了。当然也会有不少的孩子接触奥数比较晚,奥数基础不是很好,一看到奥数题目就感觉头大。但是如果家长和孩子能够认识到奥数其实是“方法做主,效率称王”作为核心理念的,那么即使是起步稍微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过程中掌握了恰当的方式方法,一样也是可以学好奥数的。
奥数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方法,重要培养的就是解题的巧妙思路!只有爱上它,才会通过锻炼,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同时,学生的抗压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是因为,奥数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不断碰壁中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抗压能力的提升,也是极为宝贵的。
没用的,奥数和学校里上课的题目是完全不相干的,一般都是要考华杯赛的孩子才参加。现在只有好好的教她课本上的知识,让她对数学产生兴趣,再多问问老师不懂的题目,这样,成绩应该会慢慢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