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大学报志愿后怎么录取。详细点,例如本省内的达线人数超出计划人数,怎么录取,多下的人怎么办

大学报志愿后怎么录取。详细点,例如本省内的达线人数超出计划人数,怎么录取,多下的人怎么办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02
  • 发布时间:2024-05-14 01:55:10
录取方式有两种方式:“志愿优先”与“平行志愿”“志愿优先”录取,是先看志愿再看分数。 投档前,先提取所有达到本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名单。考试院根据考生第一志愿进行归类,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A大学的考生归在一起;
内容详情

录取方式有两种方式:“志愿优先”与“平行志愿”

“志愿优先”录取,是先看志愿再看分数。

投档前,先提取所有达到本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名单。考试院根据考生第一志愿进行归类,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A大学的考生归在一起;然后将所有填报A大学的考生按成绩排序,根据院校招生计划数1∶1.2的比例划出该院校的录取投档分数线;将达到院校录取投档分数线的考生向院校投档;院校根据招生专业的计划数及考生专业志愿确定录取名单,将20%没有录取的考生名单退考试院。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将未录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别排序,然后从高分往低分投档。以此类推。

以往志愿优先的填报方式下,如果考生第一志愿填报失误,则有可能承受较大风险,甚至高分落榜。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未被录取,所填第二、第三、第四的院校,往往已被第一、第二、第三志愿的考生站满,就只能等待本批次调剂志愿院校的录取机会,或者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个别考生因此落榜。因此,怎样选择第一志愿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

“平行志愿”录取:如考生在第一、二批可同时选择A、B、C、D等4个院校,录取投档时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具体而言:

第一步,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序。

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按志愿中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分够A学校,就投档到A学校,如不够,则看B学校,以此类推。

这样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若干个第一志愿,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使考生拥有更多录取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可有效提高考生的录取率。

二者区别:简单地说,“志愿优先”,每个批次考生只能填一个第一志愿;而平行志愿则是“分数优先”,每个志愿都是第一志愿,对高分考生有利。

大学招不满人一定会降分录取吗

《2017年美国大学招生状况报告》显示:2016年申请季,学生申请总量攀升,大学录取率也随之提升,可是入学率却在下降。这一招生悖论何解?

“压力山大”的招生办

不少美国高校招生官对全美大学招生咨询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以下简称“NACAC”)每年发布的《大学招生状况报告》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这是最值得参考的美国高校招生情况报告。成立于1937年的NACAC有历史也有庞大的协会成员,调查范围广泛,数据扎实,不少招生官将报告中的数据掘地三尺,和本校情况一一比对。恨它则是因为各校统计速度不一致和报告发布延时的原因,这份报告数据总是显得比较滞后。

2017年10月,NACAC连续第14年发布《大学招生状况报告》,新报告再一次从不同角度印证了生源危机的逼近和两极分化的招生趋势对高校招生行为的影响。而不同高校在生源危机到来时做出的招生应对策略或许能够给其他大学以启发。

《2017年美国大学招生状况报告》中的数据来自两份调查,分别是2016年招生年度趋势调查和2016年咨询趋势调查。报告分为四部分:大学申请、招生与入学战略、录取决定影响因素和大学咨询。

2016年招生年度趋势调查显示,2015年秋季到2016年秋季,大学总申请量呈上涨趋势。首次申请量上涨了7%,国际生源申请量上涨了13%。报告援引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美国新生报告》,指出2016年秋季申请季,35%的新生申请了7所和以上数量的大学。

申请量的不断攀升给招生办公室带来了极大压力。根据2016年招生年度趋势调查,平均每名招生官需要审阅854份申请。高校规模越大,录取比例越低,平均每名招生官需要审阅的申请数量就越多,在注册人数在1万以上的院校,平均每名招生官需要审阅3174份申请,工作量非常可观。

奇怪的招生“悖论”

大学录取率是生源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录取率越低,说明学生竞争越激烈。常春藤院校的录取率可能低至10%以下,而一些不太受学生欢迎的高校的录取率可能在90%以上。报告将录取率低于50%的院校定义为高竞争院校。《大学录取状况报告》引用美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13年秋季—2015年秋季,美国高校平均录取率从64.7%上升至66.1%。在2015年秋季申请中,高竞争院校收到的申请数量占申请总量的37%,但新生注册总量只占22%。

66%的新生在录取率50%~85%的高校就读。2015年秋季新生的入学率为35.1%,比2014年下降1.1个百分点。学生申请总量攀升,大学录取率也随之提升,可是入学率却在下降。这看似是一个悖论,却也是大学数量多、学生总量少的情况下的必然。近几年的招生状况都呈现相似的趋势。

报告第二部分着重关注高校招生战略。2016年招生年度趋势调查显示,学校官网和电子邮件是高校招生工作中最重要的与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方式。对于本地学生而言,校园参观、高中咨询、前往高中拜访以及直接邮寄大学资料都属于较为有效的招生方式,比例均在50%以上。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由于地理限制,电子邮件和网站更为有效。

转校生不再当“鸡肋”

在招收国际生源方面,一些院校非常积极。被调查高校平均在10.7个海外国家积极招生,招生行为主要包括在海外国家设立招生办公室、派工作人员参加当地教育展、拜访当地高中、拜访当地中介机构等。

越来越多的学生增加了高校申请的数量,高校也增加了候补申请人名单数量。调查显示,2016年秋季招生季,39%的高校设置了候补申请人名单。私立院校设置候补申请人名单的比例为45%,公立院校为31%。录取率越低的院校设置候补申请人名单的比例越高,72%的高竞争院校使用候补申请人名单制度。

2016年秋季申请季,出现在候补名单上的申请人可以说既幸运又不幸。出现在候补名单上意味着还有希望被录取。调查显示,48%的申请人愿意留在候补名单上,在高竞争院校里,这一比例当然更高一些。总体来说,选择留在候补名单上有23%的可能会被录取。在高竞争院校,被录取的可能只有14%。2016年秋季申请季,候补申请人数量比2015年增加了11%,比2014年增加了16%。

《大学招生状况报告》每一年的主题都有所不同。2017年的主题是“转校生对于大学招生的重要性”。2016年招生年度趋势调查显示,超过2/3的被调查高校认为转校生对于完成招生目标很重要,其中公立院校的比例为80%,私立院校的比例为62%。学校规模越大,认为转校生重要的比例就越高。

相比之下,认为国际学生对于完成招生目标很重要的比例只有38.9%。当本国学生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国际生源早已成为重点抢夺对象之后,原本数量有限、处于“鸡肋”地位的转校生就成为下一个兵家必争的群体。对此,NACAC的CEO乔伊斯史密斯表示:“高等教育的大环境正在发生变化。随着高校不断采取新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大学、读完大学,接触转校生越来越成为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转校生人数的增长,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应该越加重视这一群体的需求。”

录取决定影响因素是《大学录取状况报告》的重头戏。在申请制下,影响高校录取决定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高中课业成绩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环。77.1%的被调查高校认为总GPA很重要,其次为大学预备课程成绩(76.9%)。重要性在50%以上的因素还包括SAT、ACT考试成绩(54.3%)和课程优势(51.8%)。由此可见,申请人的学习情况更受高校招生办公室的关注。申请文书、咨询人员推荐、学生兴趣和作品集等均属次要因素。

综合分析2006年到2016年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GPA在申请中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从2006年的51%上升到2016年的77%,大学预备课程成绩和入学考试成绩的重要性略有下降,课程优势方面的重要性则在近几年有明显下降趋势。班级排名和面试的重要性下降明显。总体看来,高校招生办公室对于学生的学术表现非常重视。

主要参考文献:

[1]NACAC 网站

[2]Clinedinst, Melissa, and Anna-Maria Koranteng.2017 State of College Admission.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2017.

如需了解麦可思招生相关服务,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高考没有被录取该怎么办?

会的,一般招生流程是确立分数线,招收第一志愿报考人员,过线人数不够,向第二志愿报考人员招收,如果所有填写志愿人数都不足,那就向同意调剂人员招生,仍然不足就降分招生。 扩展资料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

高考如果某个大学没有招够计划的人数,是不是会降分直到招够为止?

高考没被录取可能是一个令人失望和沮丧的经历,但是请不要灰心!有许多其他的出路和选择可以让你继续追求你的目标和梦想。以下是一些建议:

备选方案: 首先,检查你是否有备选方案,例如报考其他学校或专业。有时候因为竞争激烈,可能会被第一志愿录取,但其他志愿的机会仍然存在。

复查成绩: 可以考虑复查高考成绩,确保没有出现异常或错误。虽然复查不一定会改变结果,但是确保分数没有问题是重要的。

补习和再考: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提升的空间,可以选择参加下一年的高考,同时加强学科知识和技能。

职业技术学校: 考虑报考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这些地方提供各种实用的专业技能培训,可以帮助你进入特定行业。

自学: 现在有很多自学资源可供选择,比如在线课程、教程、公开课等。你可以选择自学一些感兴趣的学科,不断提升自己。

实习或工作: 可以考虑先进入工作岗位或实习,这样可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志愿者活动: 参与志愿者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你的社会经验,还能展示你的积极向上和责任心。

咨询教育专家: 如果你不确定该怎么办,可以咨询教育专家或学业顾问,他们可以帮助你找到适合你的发展道路。

考虑海外留学: 如果你有经济条件和兴趣,可以考虑申请海外大学,这是一个拓展视野和获得国际化教育的好机会。

无论选择哪条路,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态度,不断努力,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人生中很多成功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顺利的,而是通过坚持不懈和勇于面对挑战,最终取得了成功

会的,不过一般只会进行征集志愿,补录的录取分数只会更高。

绝大部分大学都会一次性录取满档,小部分大学需要进行补录。

而且大学补录的分数线只会比原来录取分数线更高。

录取分数线并不会降低,而且大学一般一次补录就已经足够招生计划了。

极少部分还会进行第二次补录。

在填报时应注意对比一下高校的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以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读的学校须慎重研究,虽然很多优质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而参加补录,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过新办、合办、调整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个别存在名过其实的现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钱买分,更不要因此错过补录机会,误了学业。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