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撒谎具有欺骗的性质,所以常被看作是一种不能容忍的品行问题而受到谴责。如果孩子从说谎的过程中得到了"甜头",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最终发展成虚伪的、不可信赖的人。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正视与准确分辨孩子的谎言,下大力气去教育、引导他们,消灭谎言,将学生培养为正直、诚实、坦率的人。那么,那么,孩子爱说谎的原因究竟何在哪呢?
孩子的说谎是普遍现象,尽管大人们希望孩子坦诚,但孩子往往还是要说谎。事实说明,无论你如何教孩子,他们迟早会对你说谎,而且孩子愈大,谎话也就越会多、越高明。在生活中,孩子回家晚了怕爸妈责骂时会撒谎,想给同学过生日买礼物没钱时会撒谎,考试考不好时会撒谎,不想做作业想去玩儿时会撒谎……
1.源自于幻想
年幼的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线,他们的脑子里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并且经常会把他自己想象的东西当作事实加以描绘,对于孩子的这些描述,大人听来就成了说谎。比如,一个幼儿很想得到一个漂亮的洋娃娃,他就有可能对别人说:“我买来了一个洋娃娃”,别人也许信以为真,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回事。
2.吸引别人的注意
幼儿爱吹牛,他们常常在真实的故事里“添油加醋”,甚至会达到离谱的地步。比如,一个小孩子可能会对人说:“我爸爸力气可大了,一只手就能把汽车举起来。”这显然不是实话,但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觉得,只有当自己能够说出有趣的事情时,才会受到别人的注意。
3.取悦师长
儿童非常注重成人的表扬、赞许与爱抚,孩子做事时不仅想做好,很大程度上也想让老师、爸妈高兴,当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大人失望,只好“说谎”。如一个小孩子为了表现自己的拾金不昧,便回家拿了钱交给老师说是路上捡的。
4.错误模仿
家长说谎作假的行为会让孩子认为说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很正常,孩子是模仿爸妈的“好手”,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成人为了拒绝一些应酬,同时又不伤人面子,会说一些白色谎言,但当孩子见多了以后,自然也就学会了使用谎言。一个孩子的家长经常以生病为名不上班,偷偷干私活,单位领导来看望就装病。后来这个孩子也常常不到学校上课,在外面东游西逛,回到家说自己在学校上课,在学校又和老师讲自己生病了。
5.逃避任务
有时孩子面临某些自己不喜欢的任务时,会用谎言来帮助自己逃避责任和任务。例如,幼儿为了逃避上幼儿园,而说自己肚子疼来骗爸妈;当爸妈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时,贪玩的孩子会欺骗爸妈说自己正在做功课,没有时间。
6.骗取自由
有些孩子学习不自觉,玩心却很重,在楼下与小朋友玩得正起劲的时候,妈妈回来了让他回家学习,孩子为了再多玩一会便说谎,老师没有布置作业。
7.畏惧惩罚
这种谎言在儿童身上最常见,孩子在意识到由于自己的过失将要受到大人的责备和惩罚时,便会以说谎来防御,这在那些爸妈习惯用严厉的惩罚来管教孩子家庭里尤为突出,如踢足球打碎了邻居的窗户,赶忙声明:“不是我踢的,与我没关系。”自己失手打破了茶杯,却不敢承认,而撒谎说是猫碰掉的;自己把课本搞丢了,却说有人偷了他的课本……这多数是因为害怕家长的训斥和打骂而“被逼”出来的。
8.**报复
当孩子对家长意见较大时,可能通过谎言来故意**爸妈。如有的孩子对爸妈的管教不满,明明自己没有男朋友,却谎说和谁谁的关系不一般,放学后明明没有玩游戏,却可能故意说自己刚从游戏室回来。
9.仗义相助
有些孩子为庇护同学、朋友的错误而说谎。如在学校里,和铁哥们一起惹了祸,当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孩子为显示自己的侠客风范,可能会对老师谎说全是自己做的,与他人无关;在家里,妹妹不小心把爸爸的眼镜摔坏了,爸爸回来后,就谎称是自己打破的。
要纠正孩子撒谎,首先要找到孩子撒谎的原因。未成年的孩子偶尔说说谎,可视为天真幼稚和幻想,或为了掩饰错误,保护自己。但由于环境及教养等原因,长期说谎并从中得到益处,今后常会采用说谎和欺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长期不诚实而且撒谎的性质涉及到了道德、品行方面的问题,就是一种品行障碍。教育者要将有意说谎与无意说谎区分开来,对有意说谎者一定要严格教育,而对无意说谎者,则要正面引导。
我认为其实孩子的聪明程度往往都是超过我们大人的想象的,有的时候我们认为他们年龄太小,不应该跟他们讲道理,但其实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跟他们讲道理,才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人们才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
以前小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听到大人说你还小,你不懂而被迫的去接受一些当时我们根本就不能理解的想法,只知道盲目的跟从大人的说法去做事,也导致了现在有很多的人都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发生,所以,即便你认为妹妹的年龄还小,同样也是可以跟她讲道理的。
你的妹妹如今只上一年级,可是却已经出现了撒谎的行为,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去引导孩子应该怎么面对撒谎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他,告诉他不能做这件事,但是却不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做这件事,孩子小的时候形成的价值观一般都是能够影响他一生的。
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时候,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跟你的妹妹讲清楚,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够撒谎,撒谎的后果是什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他讲清楚,也许他会表现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但是其实他们的内心已经将你的这番话给记在心里了。在下一次他想要撒谎的时候,也一样会想起你今天的这一番话。
文|文竹妈妈
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种种因素,不少孩子都有过朝父母撒谎的行为。
有的孩子谎言没有被戳破,于是心安理得地继续用一个新的谎言去圆前一个谎言,导致养成了爱撒谎的坏毛病。
当孩子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往往采用了“撒谎”的方式,将情况转为对自己有利的一面。长期以往,孩子尝到了谎言给自己带来的甜头,撒谎就成了孩子的习惯了。
撒谎成性的孩子,活在谎言构筑的世界里,最终会由“欺骗他人”变成“自欺欺人”,连自己都给骗过去了。
当这个谎言的世界被打碎,他还有勇气去面对真实的世界吗?
所以,我们身为孩子的父母,在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正确的教育,让孩子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德。
·想要掩盖自己的错误
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谎,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要掩盖自己的错误,逃避需要承担的后果和责任,避免被父母和他人责骂。
因为有的孩子内心中知道,自己的错误如果被发现之后,一定逃不过应该得到的惩罚,所以想要用撒谎的行为,掩盖自己的错误。
这种出于“利己”的角度而撒谎的孩子,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在作祟,他们心中没有责任心,遇事只会甩锅。
·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撒谎
很多家长在同辈人面前,为了自己的面子,有时候为了装点门面,也会撒谎、吹牛。而孩子年纪虽小,同样也是要“面子”的。
就比如说,有的孩子可能会为了掩盖自己的家境贫困,而冲自己的朋友撒谎说自己的家里很有钱,有时候还会偷爸妈的钱去营造一种自己是“富家子弟”的假象,以此来获得朋友们的另眼相待。
对于孩子来说,撒谎让他变得倍有面子,这种追求虚荣的心理,也是孩子撒谎的原因之一。
·希望维持自己的乖宝宝人设
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是一个样子,在别人的面前又是一个样子。
这种“双面人”在维持自己“乖宝宝”人设的时候,难免会用撒谎的方式去欺骗自己的父母。
就比如说,有的孩子明明周末约了朋友一起去网吧,但是却和自己的父母说要和朋友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学习,给父母一种我家孩子很爱学习的假象。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己出门的几率,还能够给爸爸妈妈一个好印象,真是一箭双雕。
所以,有的孩子为了维持自己在父母面前的“乖宝宝”人设而采用了撒谎的方式。
每个人在撒谎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举动,我们只要通过分析孩子的言行举止,就能够大致判断,孩子是否在撒谎。
·孩子说话的方式不自然
当孩子和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他的说话方式和平时不一样,看起来不自然,就有可能是孩子在撒谎。
比如说,孩子的 音调提高、说话速度放慢、前言不搭后语、出现结巴 等情况,都是因为孩子在撒谎时候心虚的表现之一。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说话方式与平常不同的时候,就应该思考一下是不是孩子在撒谎。
·还会出现很多小动作
有的孩子在撒谎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做一些小动作,来掩盖自己的发虚的内心。
比如说孩子的 两只手会绞在一起、不时拨动自己的头发、总是挠头、咬指甲 等等。
这种动作上的小细节也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在判断孩子是否撒谎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的点。
·孩子的眼神闪躲,不敢与父母对视
有的孩子在撒谎的时候,不敢与我们对视。
当看到我们的眼睛的时候,总是 下意识地避开,眼神闪躲,飘忽不定 ,这是孩子心虚的表现。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孩子的眼神,也能够判断孩子是否在撒谎。
·假意迎合,暗里追踪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撒谎的时候,可以假装不知道的样子,再在暗中观察孩子,看看孩子撒谎之后的表现和行为。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明白孩子撒谎的目的以及下一步的举动。
在这种观察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平时不一样的一面。等到我们掌握了孩子撒谎的规律之后,孩子再在我们面前撒谎,就能够一眼看穿了。
·当面揭穿,不留情面
在孩子撒谎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到当面揭穿孩子的谎言,让孩子下不来台,知道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后才放过孩子。
这种不留情面的方式,对待孩子很有震慑力。
通常父母采取这样的方式揭穿孩子的谎言之后,孩子要么今后心有余悸不敢再犯,要么在撒谎的时候会改进自己的方式,让我们无法察觉。
·循循善诱,让孩子主动承认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撒谎的时候,不需要假意配合,也无需直接拆穿孩子。
可以采用“再三确定”的办法,盯着孩子的眼睛问 “真的吗?”、“确定吗?”、“没有骗我?”。
三连发问下来,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孩子,通常就招架不住,自己主动承认撒谎了。
这说明,孩子撒谎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我们作为父母,对待孩子撒谎的行为时,不要大惊小怪,而应该利用合理的方式纠正孩子的行为,让他明白撒谎是不可取的,这样才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
相对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孩子就会说谎,其实是他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智商开发的一种表现,孩子越早学会说谎,说明他的大脑开发就越快,比其他的孩子更早,孩子也就越聪明。
撒谎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孩子面临危险和恐惧的时候,他就会试图掩盖真相,而撒谎也就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在孩子的世界里,越会撒谎伪装得越好的,他们的聪明才智也就越高。
所以家长其实不必太过担忧,更不要强行打压,这只会压抑孩子天性的发展。撒谎其实很正常,家长只是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而不应该彻底的消灭孩子的这种行为。
毕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撒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成年人每天接触到的世界几乎都存在撒谎的行为,所以不要太过惊讶,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应该要让他板板正正的。孩子也是需要像我们一样走向社会的,所以他们的这种能力,我们可以不给予肯定,但是绝不能够过早的进行抹杀。
这孩子撒谎的时候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不能以严厉的呵斥和批评来让孩子改善他撒谎的习惯,这只会让孩子感到更深的恐惧,会严重的损害孩子自信心,并且有可能会影响孩子智商和情商的发展。
孩子说谎的时候我们已经察觉到了,可以再三的追问他一下,但他依旧还是坚持己见的时候,我们再拿出证据让他改变这个说法。如果没有证据的话,我们就假装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此来让他改口。再问他为什么要说谎,然后再跟他讲一些类似的道理,并且警告他,等他下次再跟父母说谎的时候,父母可就不会这么客气的跟他说话了。
面对小小皮诺曹家长怎么办
面对小小皮诺曹家长怎么办,孩子是上天的馈赠,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都非常头疼,要教会孩子克服这些困难,一起努力让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吧。现在分享面对小小皮诺曹家长怎么办!
面对小小皮诺曹家长怎么办1许多小孩子喜欢说谎,比如有的孩子会在有作业的是时候,谁没有作业等等。其实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道德和诚实的认知并不全面,做父母的一点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和处理,而不是单纯的打骂。
一、孩子为什么要撒谎
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为了躲避父母的斥责和惩罚,而有的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过高,让孩子有了恐惧的心理。还有就是父母平常就有撒谎的情况,孩子跟着学的,所以说想要解决孩子说谎的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
二、不要妄断
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信任度不够,往往直接通过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断孩子有没有撒谎,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没有说谎,这样会严重伤害到孩子。所以在发现孩子说谎后,不要立马下断言,就说孩子的品德不好。
三、要善于观察
平常多观察孩子,平常可以和孩子身边的多交流、多多暗访,尽早发现孩子的说谎情况,然后及时进行修复,不要拖拉。如果孩子不停,也不能迁就他,一定要令其改正。
四、要相信孩子
当孩子说谎之后,要积极的进行正面的教育,指出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让孩子知道说谎是非常不好的。而在孩子承认自己做的不对,并且保证以后不会说话,大人们应该表示相信他会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
五、要以身作则
说的再多不多自己做给孩子的,做家长的在平常就要谨慎自己的言行,当好表率作用,让孩子有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六、要尊重孩子
孩子虽然还小,但是它也有自己的选择和需求。所以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家长应该平等对话,以商量的口气说明原因,而不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七、要掌握分寸
当孩子讲真话,可以给与一定奖励。而如果发现他在说谎,也要保持冷静,而不是立马暴跳如雷,甚至是进行体罚,这会使孩子更加恐惧。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承认错误后,依旧打骂或者是写检讨书,这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只是适得其反。
八、要结识孩子的朋友
孩子上学后,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接触的时间比父母长多了。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多去结识孩子的朋友,了解这些朋友是谁,他们平常都在一起玩什么,还可以把他的同学邀请到家里面做客等等。
九、要杜绝撒谎条件
这个最直接,比如让孩子有个记作业的本子,每天写在上面。而且可以多与老师联系,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避免了孩子撒谎的可能。
面对小小皮诺曹家长怎么办2童话中的匹诺曹是个爱说谎的孩子,故事里,他被自己的谎言折腾得不轻。而这几天,郑州市民王女士正为家里的“匹诺曹”烦心。原来,她的女儿为了逃避上学,开始撒谎了……
讲述一:不愿去上学,7岁妞妞总装病
王女士的女儿宁宁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刚上学时,宁宁特别乖,每天早上都准时起床,按时到校。可寒假过后再开学时,宁宁每到上学的时间,不是说头疼,就是喊肚子疼、腿疼。
前天早上,宁宁又嚷嚷肚子疼,并且疼得在地板上滚来滚去,王女士心急火燎地将女儿送到医院,一番检查下来,医生并没发现宁宁有什么毛病。回到家后,王女士担心女儿继续出“状况”,就给学校老师打电话帮女儿请了一天假。电话刚撂下,她发现女儿眉开眼笑地站在旁边,还拉着她的手撒娇说:“妈妈,你也请假别去上班了,带我出去玩吧!”
看着宁宁祈求的小眼神,王女士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女儿在说谎?经过耐心询问,王女士发现,女儿果然在撒谎。原来,宁宁觉得在家里比在学校更舒服些,就不想去上学,可是又不敢说。有天晚上,宁宁爸爸头疼,家人劝他第二天别去上班了,在家歇歇,于是宁宁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开始“现学现用”,装起病来。
讲述二:为得表扬,4岁娃娃说谎话
不仅七八岁的大孩子撒谎,有时,连三四岁的小宝宝也会说谎话。这不,读者冯女士就讲述了自己的烦恼。
冯女士的儿子、4岁的阳阳上幼儿园中班。聪明伶俐的小家伙很得老师的喜爱,可阳阳打小就不好好吃饭,经常吃几口就跑去玩了,到幼儿园里虽然好一些,但阳阳有时也会吃一半剩一半。
上周二冯女士去接儿子放学,结果老师告诉她,阳阳中午吃饭时偷偷把剩下的饭倒掉了。原来,吃得又快又干净的小朋友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能获得一张小贴纸。阳阳也想得到表扬和贴纸,就趁大家不注意把饭偷偷倒掉,然后跑去对老师说“吃完了”。其实阳阳倒饭的那一幕正好被老师看见,老师问他:“阳阳,真的`吃完了吗?说谎的孩子老师可不喜欢呀。”阳阳点点头又回答说:“吃完了。”
“孩子这么小就会说谎,长大了可怎么办?”冯女士十分苦恼。
析因 孩子为啥会变“匹诺曹”?
以上两个故事并非个案,孩子“说谎”情况很普遍。
晨晨妈说,3岁的儿子把家中的墙上画得乱七八糟,问他谁画的,他顺口就回答说:“是爸爸。”琪琪爸说,5岁的女儿为了让妈妈多陪她一会儿,哭着说自己生病了,要去医院**。小峰爸爸更崩溃,他说13岁的儿子为了去上网,竟然骗走他的签名,再写个奶奶生病的假条交给老师……
网络中,父母为此吐槽的情况更是多之又多。在倾诉之余,家长们更多的是想知道,为什么孩子会说谎?
“孩子说谎,是普遍的心理现象。”我省亲子教育专家赵哲告诉记者,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本能让孩子天生就具有说谎能力,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甚至包括刚出生的婴儿,哪怕他们还不会说话,也能用他们的表情进行小小的欺骗。
澳大利亚资深记者伊恩·莱斯利根据多年的采访和研究撰写了《天生会说谎》一书。在他看来,孩子三岁时就学会说谎是聪明的表现;七岁时说谎,说明他内心不安。
究竟是什么促使孩子说谎?心理咨询师李女士分析说,孩子说谎和父母有关,比如为了让父母关注、表扬自己,或者逃避批评、打骂等;还有模仿父母的,比如父母为拒绝他人的请求寻找托词,当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时也会如法炮制。“孩子无意识也会撒谎。”李女士说,比如两三岁左右的孩子想象力丰富,他们有时分不清想象与真实的区别,说出与事实不相符的话。
支招
面对“匹诺曹”,父母怎么办?
“请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画等号。”冯爱香从事幼教多年,也是7岁孩子的妈。她说,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谎时,“别着急,从发育角度看,学龄前的孩子撒谎或编故事是正常的,尤其是2~4岁正是孩子爱说大话的时候。”冯爱香举例说,比如孩子说,我在马路上看到了一只大老虎。这时候可以尝试让孩子告诉你更多的细节,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
伊恩·莱斯利认为,说谎有一定难度,“如果你发现你家三岁宝宝撒了一个巧妙的谎,那真了不起。不过,不要表扬他。”因为尝到甜头后,孩子会“乐此不疲”。“要重视孩子第一次说谎,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孩子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也越说越多。”冯爱香也说。
怎样纠正“匹诺曹”?赵哲认为,大多数孩子说谎只是为了摆脱困境,对于这种行为不必严惩。美国奥伯林大学儿童心理发育教授南希·达林曾举例说,如果发现五岁的孩子把牛奶洒得到处都是,问“是你干的吗”,这是在请他说谎,不妨换个说法,说:“你洒了牛奶,我们一起清理吧!”
冯爱香建议,如果父母明知道孩子说谎,就不要一再追问,因为这样反倒给了孩子又一次说谎的机会。不如耐心启发孩子承认错误,而不是对孩子进行斥责打骂。“当然,如果孩子做错事后勇敢承认了,父母一定要为他能鼓起勇气说真话而表扬他。这样能激励孩子坚持说真话。”家长也要言行一致,不可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