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为什么说1978年才恢复高考?

为什么说1978年才恢复高考?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02
  • 发布时间:2024-05-14 09:20:04
恢复高考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是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1977年是各省自己出题高考,1978年是全国统一出题高考。所以恢复高考应该是1977年。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
内容详情

恢复高考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是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

1977年是各省自己出题高考,1978年是全国统一出题高考。所以恢复高考应该是1977年。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1966-1976年是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将分别注意招收表现好的赤脚医生、民办教师和农业科技积极分子。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78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因为1977年是各省自己出题高考,水平不好计算,1978年是全国统一出题高考。

那个时候的高考,被称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由于高校不多,专业也没有现在分得那么细,所以学生们的录取率很低,但是一旦考上大学,就相当于出人头地,以后的工作就不用发愁了,也有很多学生选择去职校,出来当老师,当技工等等,也是很不错的出路。

掀起读书热潮

当年上海的这家印刷厂车间成为了全社会的一个风向标,“春江水暖鸭先知”,印刷厂的工人师傅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读书无用论”的荒唐年代已经结束了,由恢复高考而引领的全社会读书热潮正在扑面而来。

1977年恢复高考引发了全社会的读书热,很多青年人的求知欲、读书欲被唤醒,被激活。这是恢复高考后上海图书馆门口的历史影像:一大清早,图书馆还没有开门,青年人就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长队。

上海图书馆的老员工们至今还记得当年图书馆开门营业时的盛况。每天早上,上海图书馆门口6点多就开始排队了,到了开门时间,读者像潮水一样涌入。挤进图书馆的人基本就不出去了,一旦出去你的位置也就没了。

令老员工至今印象最深的是,涌入的人群竟然把门玻璃给挤碎了。“那是英国人建造的房子,门很厚的,玻璃也是很厚的,要把那个玻璃挤碎的话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开铁门的工作人员被挤到了门边贴在了铁门上,只得大声提醒:“轻一点,轻一点,不要受伤!”

众多读者在图书馆里废寝忘食地看书学习,他们中为数不少的人在做《数理化自学丛书》中的习题。据曾任上海图书馆阅览组组长的老职员回忆:“当时最热门的一套书就是《数理化自学丛书》,原先我们约有十套,后来一看不行,满足不了这么多读者的需要,就和新华书店商量,最后得到了新华书店的支持,增加了几十套。”

1978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

1977年,中断了十余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这次不同寻常的考试,改写了无数人的人生轨迹。那年高考是分省考试,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作文题目: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

1979年作文题目: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作文题目:写读后感,读《画蛋》有感(达·芬奇故事)。

1981年作文题目: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1982年作文题目:《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扩展资料:

高考作文的写作窍门: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百度百科-高考作文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