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了一年级,每对父母都希望孩子从此一路好成绩。
但很快,一些父母的满腔热望就会被浇上一瓢凉水——孩子不但没有每次考试都拿双百,而且成绩势头很不妙,名次总在班级最后晃荡。
这时,父母通常会着急上火地围绕“学习”本身找原因——是不是不够聪明啊,是不是不会学习啊,是不是不开窍啊?有的父母还会肯定地认为,孩子根本就不是学习那块料。
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来看,最基本的逻辑当然是学习能力决定学习成绩,但对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另一项能力——适应学校生活所必需的社会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可能比学习能力还大。但很可惜,它经常被忽视。
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一年级孩子,很难有好成绩一年级功课并不难,智力正常的孩子,只要上课专心听讲,达到中等、中上水平,并不困难。很多成绩很差的孩子,是连上课认真听讲都做不到。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不能专心听讲,是专注力不够好,会想办法给孩子做各种“专注力训练”。其实这样的孩子,未必是专注力有问题,更可能是社会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规则意识。
他们不能理解课堂规则,很难约束自己不搞小动作、不和同学说话,听课质量当然堪忧。
因为缺乏规则意识,课堂之外,他们也很可能还有其他让老师头疼的表现,比如和同学争执不断、经常制造一些小麻烦,于是又要花好多时间和精力,应对老师的批评或者准备应对老师的批评。
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学前,都太着急让孩子赶快多学些知识、才艺了,能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根本就无暇考虑。孩子整天都在“学习”,却连怎么才叫好好上学,都没有人告诉他。
知道孩子学习不好可能不是因为不会学,对一些父母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孩子的成绩会不会一路差下去,还得看父母能否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不当方法:负面期许+过度补习一年级孩子成绩不好,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生气,批评责骂孩子,给孩子贴上“笨”、“不用心”“学习不好”的标签。这是最容易让孩子成绩好不起来的方法。
孩子是越变越好,还是越变越差,有一个重要的机制在起作用,那就是他从父母这里得到的是正面期许还是负面期许,或者说是积极期许还是消极期许。
正面期许——我相信你很棒,也相信你会越来越棒;
负面期许——我觉得你很差,而且很可能会越来越差。
孩子总是得到负面期许,很快也会对自己丧失信心。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学得好,成绩怎么可能会好起来呢?
生气之后,一些父母会马上送孩子去补习,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排得没有一点空隙,认为补习跟上了,孩子的成绩就能“补”上来。但这样很可能会让孩子的学习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学校的课还上不好呢,又需要去上更多的课;学校的作业还不能保质保量呢,又增加了很多课外班的作业。
于是,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兴致越来越低,学习状态越来越差,成绩就很可能真的一路差下去。
更好的方法:不看成绩,先教规则如果说一年级的好成绩和坏成绩都是假的,可能有点夸张。但作为父母,我们一定得知道,一年级的成绩确实还不能代表什么,也不会决定孩子未来的成绩,一年级孩子**考试得双百,父母不必欣喜若狂,暂时成绩不佳,父母也不必失望透顶。
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注意力暂时从成绩上移开,认真想想,孩子是否在适应学校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如果是,就努力帮助孩子改善。
这个任务听起来好像很大、很难,其实要做的事并不难——只要就事论事,把孩子遇到的每一个小麻烦都给他解释清楚,让他能约束自己以适应学校生活,就足够了。
你可能会想,“我经常跟孩子说啊,根本就不管用!”
不管用的原因,是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经常犯一个技术错误:
用指令替代因果关系的解释,孩子根本就没弄明白,为什么某件事能做,为什么某件事不能做。
比如,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不少父母都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上课好好听,别走神,别搞小动作”。这是指令,不是解释。
要想这些要求真正奏效,父母需要把为什要好好听、为什么不能搞小动作跟孩子讲清楚,帮助孩子建立对因果关系的认知。你不必找一个最好、最标准的答案,尽自己所能,把一个成人的基本理解分享给孩子,就能帮到他。
比如,关于专心听讲,你可以告诉孩子,专心听讲,你才能听明白老师在讲什么,才能顺利完成课后的作业,平时作业做得足够好,知识才能掌握得扎实,考试才能考出好成绩。
关于不搞小动作,你可以先给孩子解释清楚,什么叫小动作——自己低头玩文具、跟同学说话、跟同学斗闹都是,然后告诉孩子,这些小动作有什么影响——你低头玩,会影响你自己听课;跟同学说话,会影响同学听课;你做这些小动作,老师就得分心来看你,会影响老师讲课。
这些,都是对学校生活最基本的理解,没有人告诉他,孩子不会天然就知道。但对诸如此类的学校生活细节的理解,又是孩子遵守学校规则、适应学校生活最基础、最具体的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然后影响到学习成绩。
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受多方面影响,成绩高低各有不同。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如果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1,刚刚上学,不适应学校环境。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因为刚刚上学,还没有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所以在学习成绩方面,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很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刚刚上学的这一年时间里,学习表现是比较差的……
等过一段时间,他们适应了学校环境,学习成绩就可以提升起来了。
2,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上学,还没有掌握相关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效率方面表现会比较差。
因此,很多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差。
3,学习不专心。
对于刚刚上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比较贪玩,学习不太专心。
因此,这些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比较差。
4,学习专注力不够。
学习需要专注。……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相关知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纪小,所以专注力不够,学习效率低,因此学习成绩会比较差。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原因所在。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提高专注度……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成绩就能够提升了。
小美家的孩子刚上1年级,平时她辅导功课的时候,发现自己家的孩子记忆力很差,刚背过的单词转头就忘了,还不如她这个30多岁的母亲记性好。这让她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上学不用心。小美找到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说孩子一直比较努力,但是很多东西就是记不住,老师随后说出了几点孩子记忆力差的原因,希望能帮助小美改善孩子现在的学习状态。
上学压力大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更优秀,在平时会给娃报很多奥数班、兴趣班等等,而且现在有些小学生放学布置的作业又难又多,放学背着沉重的书包,会给孩子身体和精神带来双方面的压力。长期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大脑就会受到影响,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精神衰弱、记忆力减退等问题。所以,父母要学会适当的给孩子解压。平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课程为他精神解压,给他准备质感轻盈,加宽肩带的书包为他身体解压。
喜欢玩电子产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种类的增多,各种游戏机、电脑、手机成为陪伴孩子的主要工具。很多孩子只要放学或者是周末有空就会开始打游戏、玩电脑。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不仅有害于孩子身心健康,而且还会造成他大脑发育迟钝,影响记忆力。所以,父母要避免孩子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孩子玩游戏时要给他严格限制时间。
睡眠时间不足
成年人在生活中应该会有这样的感触,每天熬夜加班之后,第二天整个人都会精神恍惚,对于孩子来说熬夜的危害更大。不仅会影响第二天上学时的学习状态,而且晚上睡不好会影响身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长个。家长平时要引导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给他定一个闹钟,时间到了就要让孩子按时休息,这样不仅能保证他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长期坚持下来,还能让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专注力很差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事物认知比较少,好奇心会很重,平时的声音或者是语言都会影响他的专注力。精神处于不集中的状态,记忆力也会变的很差。除此之外,孩子如果有多动症或者是身体缺少锌元素,专注力也会变差,如果孩子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的状态,建议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查一下微量元素。
其实孩子有的时候记忆力变差,并不是因为不爱学习,家长可别错怪孩子给他心理增加负担。可以对照文章说所的四种情况,找准原因,才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让他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