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11= 145×999= 69×99= 2034×11=
68×99= 471×101= 24×101= 456×99=
24×999= 38×999= 478×99= 654×99=
56×54= 45×65= 69×49= 94×91=
23×83= 14×94= 19×11= 32×38=182×324= 403×457= 158×702= 306×178=
1.小明有10元钱,花去的钱数比剩下的多2元,小明花去多少元?
2.有大米216千克,第一天用去34千克,第二天用去比第一天多27千克,第二天用去多少千克大米?还剩多少千克大米?
3.黄花有237朵,红花比黄花多45朵,黄花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
4. 小明有20支笔,给小立3支后,还比小立多2支,小立原有多少支?
1. 2,3,5,8,12,( ),( ) 2. 1,3,7,15,( ),63,( )
3. 1,5,2,10,3,15,4,( ),( )
4. ○、△、☆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 (2)、△+○=14 (3)、☆+☆+☆+☆=20
○=( ) △=( ) ☆=( )
5.△+○=9 △+△+○+○+○=25 △=( ) ○=( )
二、 应用题:
1. 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2. 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奥数
一、计算
43+26+7+4 54+38 -54 19+19+19+19
22+23+24+25+5+6+7+8
二、从1数到130,一共数了多少个“2”?
三、二(1)班同学排成人数相等的两行做操,小华站在其中一行,从前面数他是第12个,从后面数他是第9个,一(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四、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几只没抓住?
五、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二年级奥数练习3
1.在下列各式右端的□内填上与右端完全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各算式都成立。
(1)1×1×1=1□1□1
(2)12÷4-3=12□4□3
(3)20÷10+4=20□10□4
(4)6 +6-6-6 = 6□6□6□6
2.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
3.1只鹅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10只鸭的重量 8只鸡的重量=16只鸭的重量
1只鹅的重量=()只鸭的重量 1只鹅的重量=( )只鸡
4.一个数加上5,减去7,乘以4,除以6得18,这个数是多少?
5.一只抽屉里杂乱无章地放着6只红袜子和6只白袜子,这12只袜子除去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若闭着眼睛从抽屉中取出两只颜色相同的袜子,至少取出几只,才能保证其中必有两只配成颜色相同的一双?如果要是红色的呢?
6.两个数的和是174,这两个数一个比另一个大4,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7.大小两个仓库,已知大仓库存粮比小仓库多496吨,又知大仓库存粮是小仓库的3倍,问大小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8.学校图书馆买来文艺书和科技书共448本,其中科技书是文艺书的3倍。文艺书和科技书各多少本?
9.A、B、C三个数的和是108,A数是B数的3倍,B数是C数的2倍,A、B、C三数各是多少?
10.一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之和是15,百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如果把个位和百位数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的3倍少39。则原来的这个三位数是( )。
二年级奥数4
一、速算
1.9+99+999 2. 18+19+20+21+22
二、找规律填数:
(1)100,95,90,85,80,( ),70
(2)2,4,6,( )
三、小红有一捆铅笔,她先给了弟弟一半又一只,又给了妹妹剩下的一半又一只,最后自己只剩下一只,小红原有铅笔___只。
四、小亮今年10岁,妈妈今年36岁,小亮25岁时妈妈比小亮大岁?
五、已知△+○=30,○=△+△
△= ○=
六、5个草莓的重量相当于一个杏的重量,3个杏的重量相当于一个桃的重量( )个草莓的重量是一个桃的重量。
七、一班、二班共有图书100本,如果一班给二班15本两班图书就一样多了,一班原有图书 本,二班原有图书本?
八、在一次小学数学竞赛的领奖台上有五名同学上台领奖,他们每两人都相互握了一次手。问:他们共握了 次手?
九、钟鼓楼的钟打点报时,5点钟打5下需要4秒钟。问中午12 点是打12下需要 秒钟?
十、桔子和苹果共有360个,其中桔子数是苹果数的2倍,求桔子有 个,苹果有 个?
十一、用数字0,1,2,3,4中的任意三个数相加可以得到______个不同的和。
二年级奥数5
一、按规律填空.
1. 23456, 34562,45623,( )( )( ). 2. 1,2,4,7,11,,( )( )( )
3. 1,0,1,2,3,5, ( )( )( ) . 4. 901,802,703, ( )( )( ) .
5. 1,2,4,8, ( )( )( ) . 6. 0,1,4,9,16,( )( )( )
7. 0,2,6,12,20 ( )( )( ) 8. 90,89,87,84,80,( )( )( ),
9. 1,1,2,3,4,5,8,7,16,9,( )( )还有的,再等一等
为什么小学奥数就那么几个专题
这个是根据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智发展程度结合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所设定的。基本二年级的奥数相当于4年级的小学数学水平,对孩子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为什么小学奥数就那么几个专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有谁有奥数教案?奥数从大的模块可以分成计算,数论,几何,行程,应用题,计数原理,杂题。行程也是应用题,但是因为行程问题内容比较多,所以被单独列出来。每个模块都包含很多个小模块,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内容都有,还是很丰富的。有的孩子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学习奥数,其实没必要。那个时候学的更多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帮助。
小学奥数题:数出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小学奥数题:怎么数没图也能来答,基本方法就是有序思考。
由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几个:
由2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几个:
由3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几个:
由4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几个:
。。。。。。
然后加总。
为什么只打击小学奥数因为它相当于提前学,才五年级下册,就把六年级上册的知识学得差不多了,这对于奥数都很平常。这对别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奥数题求答:小学奥数解法与专题五年级专题3行程问题答案。急。五年级奥数专题二十六:行程问题(3)(2)
-
时间:2010-09-12 09:3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543次例4 甲、乙两人在长为30米的水池里沿直线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1米/秒,乙的速度是0.6米/秒,他们同时分别从水池的两端出 发,来回共游了11分钟,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 分析
例4 甲、乙两人在长为30米的水池里沿直线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1米/秒,乙的速度是0.6米/秒,他们同时分别从水池的两端出 发,来回共游了11分钟,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
分析与解:甲游一个单程需30÷1=30(秒),乙游一个单程需30÷0.6=50(秒)。甲游5个单程,乙游3个单程,各 自到了不同的两端又重新开始,这个过程的时间是150秒,即2.5分钟,其间,两人相遇了5次(见下图),实折线与虚折线的交点表示相遇点。
以2.5分钟为一个周期,11分钟包含4个周期零1分钟,而在一个周期中的第1分钟内,从图中看出两人相遇2次,故一共相遇了 5×4+2=22(次)。
例4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地看出了一个周期内相遇的次数,由此可见画图的重要性。
例5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2倍。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 还有4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求从山脚到山顶的距离。
分析与解:本题的难点在于上山与下山的速度不同,如果能在不改变题意的前提下,变成上山与下山的速度相同,那么问题就可能变 得容易些。
如果两人下山的速度与各自上山的速度相同,那么题中“甲回到山脚时
山顶的距离是
练习26
1.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点甲到达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问: 东、西两村相距多远?
2.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步行的速度是1米/秒,队尾的王老师以2.5米/秒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10分钟。 求队伍的长度。
3.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人同向而行,甲26分钟赶上乙;两人相向而行,6分钟可相遇。已知乙每分钟行50米,求A,B两地 的距离。
4.某人沿公路前进,迎面来了一辆汽车,他问司机:“后面有骑自行车的人吗?”司机回答:“10分钟前我超过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这人继续走了 10分钟,遇到了这个骑自行车的人。如果自行车的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3倍,那么,汽车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多少倍?
5.某人沿着电车道旁的便道以4.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每7.2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过,每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过。如果电车按相等的 时间间隔发车,并以同一速度不停地往返运行,那么电车的速度是多少?电车发车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6.铁路旁有一条小路,一列长110米的火车以30千米/时的速度向南驶去,8点时追上向南行走的一名工人,15秒后离他而去,8点6分迎面遇 到一个向北行走的农民,12秒后离开这个农民。问:工人与农民何时相遇?
7.小红从家到火车站赶乘火车,每小时行4千米,火车开时她还离车站1千米;每小时行5千米,她就早到车站12分钟。小红家离火车站多少千米?
小学奥数分几个模块五大模块:有计算能力:速算与巧算、分数与百分数、循环小数、分数拆分、四则混合运算等。
基础知识:和差倍、年龄、植树、周期、鸡兔同笼、方阵、逻辑、容斥排列组合等。
图形问题: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几何计数、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阴影面积等。
行程问题:相遇、追及、行程、流水、过桥、时钟、圆周、发车间隔等等。
数论问题:平方数、奇数、偶数、约数、倍数、质数、合数、整除、余数、进制。
小学奥数解法与专题六年级答案到百度文库找
为什么在学校学语文数学学的那么好,学奥数就那么差呢奥数只是一种思维方法,并不要每个学生都去学的,大家进入了一个误区,大家都舍本逐末了。呵呵,我本人就是数学老师。
小学奥数有几个意思…奥数的意思:1.深奥的数学
2.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
小学奥数:什么是奥数数学奥林匹克就是一个数学竞赛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近年来,我国各种以远远高于课堂数学教学内容为主的各种课外数学提高班、培训班纷纷冠以“奥数”的名号,使得“奥数”培训逐渐脱离奥赛选手选拔的轨道,凸显出泛大众化的特征.虽然不少知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发出了谨防“奥数”走偏的呼声,但“奥数”成绩与中学升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奥数”内涵的扩大化趋势难以阻挡.凡是各学校、团体主办的各种杯赛针对性极强的课外数学培训统统披上了“奥数”的外衣,脱离课本、强调技巧成了“奥数”的代名词.
奥林匹克数学,就是为了赢得奥数比赛胜利进行的教育、训练
新学期开始了,最近有不少的家长给我打电话,询问小学生从几年级开始学奥数好?对于这个问题,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我的回答是:小学生学奥数最好的年级是从三年级开始。理由如下:
一、一二年级的儿童,因为年纪太小,理解问题非常单一,长时记忆能力不好;再加上不识字,不会简单的计算,大多数儿童学习奥数会非常吃力;除了参加奥数班的学习,单靠家长的辅导或灌输,往往事倍功半,很容易挫伤儿童学习奥数的积极性,也会弄的家长疲惫不堪;因此,对于大多数儿童,我是不提倡过早的接触奥数的。但是也有例外,有部分儿童天生就对数字敏感,在小学一二年级就可表现出很强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些儿童,如果不适时进行一些数学教育,很显然是浪费天赋的,对于这些儿童就可以从数学游戏开始进行训练。
二、三年级的儿童,因为经过学校中两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数学计算能力;儿童对于数学的兴趣已经开始显现,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增长,长时记忆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这时大多数的儿童在学习奥数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对于知识的理解开始登上新台阶。当学习了一个阶段后,学习的信心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时奥数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开阔了视野,弥补了普通课堂上知识的不足,对于普通课堂上的知识,普遍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在校的学习成绩。
三、从现行的各种奥数课本的知识编排体系上看,三年级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这里有各种奥数的基础知识:包括整数的各种简便计算及其运算定律、平面几何图形的各种计数方法和规律、各类典型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等,尤其是各类典型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那是差不多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乃至高中阶段各类应用题的基础,对于整个数学学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怪乎有的奥数老师说,“如果学习奥数不学三年级的课程,你就很难真正走进奥数的殿堂”。从此,可以看出奥数课本三年级课程的重要。可以这么说:只从学习奥数三年级的课程起,你才是真正开始了学习奥数。
四、从学校中学生的发展规律来看,通常我们称三、四年级的学生是“最容易分化的年级的学生”,这是说,三四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一般是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某种发展和变化,直至导致学生在学习或者纪律上都会有一些变化:有的学生会在学习和纪律上飞速进步,而有的学生会停步不前,更有甚者,一部分学生会在学习和纪律上表现出“后进”的一些迹象,这就会在班级中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如没有有效的改正方法,很有可能就会导致那些“后进”学生,在整个学生时代都会“后进”。我提倡家长三年级时送学生学奥数,原因就是赶在学生产生“两极分化”之前,使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更有进步,对那些即将要“后进”的学生,我们及时帮孩子一把,尽力的使他们不变的“后进”。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这完全是可能的,有很多的成功的案例。
通过以上的说明,各位家长就会很清楚了:无论从孩子的身体还是心理的发展上来说,还是从学生各种学习技能的形成上来说,乃至从奥数课本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来说,三年级都是学习奥数最合适的年级,有条件让孩子学习奥数的,都不要错过了这个年级!
奥数的学习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发质量与速度。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奥数是开发学生逻辑与抽象思维最好的课程之一,奥数强调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低年级时期最需要培养的素质与习惯。
数学来源于实际,并为社会实践服务。人呱呱落地来到世界的第一天就遇到数学,数学伴随着人的成长。它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你变得更聪明。至于奥数,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更能有效地开拓思路,启迪思维,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奥数体现的是孩子的智力与潜力。对于逻辑思维的训练,对于日后选择理工科的学习很有必要。
数学确实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奥数的世界更是魅力无穷,它会激发你对数学的好奇心,拓宽你的思路,对日后一生的发展更是一种积累。特别是小学奥数,是中国传统算术的精华。我想在小学接触奥数更是有益无害的。只是现在学奥数的目的,根本不是锻炼思维,而是为了升中学。这又不得不令人有点悲哀。
1、开阔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打好数学基础。奥数作为数学上比较有难度的一部分,很能开阔学生的思维,由于奥数相对于课本教学在难度上的提升以及对孩子思维的引导,一般情况下在学习一段时间奥数后孩子在学校的数学成绩会非常优异,数学成绩优异了能提升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兴趣能为孩子以后长久的数学学习建立起主观上的能动性来,同时兴趣也是学好奥数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2、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重点。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那些奥数学得好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个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起来的。因为小学年级的孩子在习惯上还比较有可塑性,着重培养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若是一旦不注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等孩子大点了要想再改就比较困难了。
3、让孩子在奥数中体会到乐趣。小孩子因为年龄上心理上都还很稚嫩,因此,比较容易受到情绪影响。如果总是遇到挫折就会对一件事物失去兴趣,但是如果总是获得成功就会兴趣大增。在奥数的学习上,“成就感”就是一个关键的理念,让孩子在奥数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获得成就感,慢慢就会越来越喜欢学习。
一、兴趣是第一教师。做任何事情,如果是“我要做”,那么这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如果是“要我做”,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即使成功了,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这与我本人的理念是违背的,我认为人活着是一个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学习应该也是这样,只有让学生感觉过程幸福了,他才能更加感兴趣,更加感兴趣了,也就能更加真心投入,才有可能学好奥数,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二、成功是学习奥数的持久动力。兴趣将小学生带进奥数的殿堂,能否让小孩在这个殿堂里面一直遨游,达到不愿意出来的程度,就要看兴趣能保持多久。这时候,小孩子能否在学习中找到成功的乐趣变得非常重要。这种成功可以表现为一次考试的进步,例如没有学过奥数的同学在做试卷上的附加题的时候可能举步维艰,但是学过奥数可能就做出来了,或者也只是做出来一小步,但是仅仅是这最细微的成功也会让孩子兴奋不已;成功也可以表现为一个难题的解答,这种克服困难的愉悦感是任何其他物质**所不能代替的。
三、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是最重要的外在因素。由于小孩子特别是初学者往往对奥数的理解感觉比较生涩,所以这时候教师千万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验表明,学习奥数后感觉痛苦的学生大多数人的原因就是老师一次讲解内容偏多偏难,一次性布置作业偏多偏难,导致学生在有限的几次教学后信心全无。
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奥数并不是为了会做多难的题目,而是从小培养小孩子的学习能力。通过奥数学习培养孩子的七大能力:计算能力(简便计算)、数形结合能力(移多补少)、观察能力(找规律)、逻辑分析能力(应用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图文转换。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锻炼孩子的思维,思维变得发散了,不是只局限于课本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开拓视野。(转载)
一般来说,很多家长选择三年级开始学奥数,三年级开始不算晚。这里说的“开始”是指挑选专门的奥数教程,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因为这个时候,学生通过两年的在校学习对数学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在数的认识和计算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另外这个时候,孩子正进入一个思维方式改造期,此时开始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效果是很好的。
也有一部分家长让孩子从一二年级就开始接触奥数了,仔细翻看教材和内容,与其说是奥数不如说是思维逻辑训练。这样的思维训练有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数学思维训练就像给孩子做头脑体操一样,从小练练基本功,对以后学习奥数必然是有帮助的。而且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在6-8岁,因此,奥数学习可以从一二年级开始。而且会有更大的优势。
话说回来,关于“思维训练”哪里是可以从年龄上进行独立界定的呢?及时从学习中开发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其实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家长们就开始将思维训练贯彻到孩子的生活中了,只是各个家长对孩子进行的训练的方法、内容不同而已,当然各个家长投入的精力也是不同的。比如:同时出生的两个孩子,教授同样的内容,但是实践和使用方式不一样,最后孩子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别的。
给一二年级家长的建议:
一二年级培养孩子数学能力,重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习惯,如:计算的速度,计算的正确率。但是可以在和孩子玩的时候,多进行数学游戏,讲讲数学故事等。(书店或者网上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游戏)不过,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组织几个孩子一起玩,家长可以轮流负责组织,这样对孩子是最有意义的了。因为这个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偶尔接触的奥数思维会鼓励孩子思考更多新奇的想法。
给三年级家长的建议:
关于三年级孩子奥数的起步,我觉得也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孩子刚接触起来会有一定生疏感,毕竟一二年级没有多少基础,但是这个时候不要放弃,有些人会认为,三年级学奥数太难了,让孩子四年级或者五年级再开始学吧,殊不知,这种行为正类似一种恶性循环,到四年级或者五年级再开始学,孩子思维已经受束缚了,即使会做题,但是还是需要一定过程。三年级开始不会做没关系,这时家长也不要太多辅导,但一定要做好“监测”工作,万不可只管孩子的接送,其他都不问了。最起码应该问问,今天学什么了,让孩子说说老师讲的内容。如果能全部复述,那可是不得了的人才哦。当然能说出一半的也已经算不错了,毕竟刚刚接触。大多数的孩子能说出一点点甚至说不出来,这都是正常的,要是找出同类的题目他都会做,那也说明他掌握了。还有一部分的孩子不会说也不会做,那家长就要思考问题在哪里了,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你的孩子。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给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家长的建议:
另一种可能孩子根本就不喜欢奥数,这样的状况要么就此放弃(毕竟奥数不是必须的课程,也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要么就是换个方式,慢慢磨,俗话说的好,铁杵都能磨成针,还有什么不能改变得呢。但是切记,这里说的不是“硬磨”而是“软磨”,毕竟您的孩子不是铁柱,他是小花,正在成长,他需要的是阳光,温暖,水。家长的好方法是阳光,爱是温暖,耐心是水。所谓“软磨”需要家长投入大量的心力还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具体如何“软磨”奥数,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通过奥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孩子逐渐接触,比如二年级讲到的“爬楼梯”问题等等。
先画一条鱼,分为头身尾三段,再把已知条件标注上。
已知鱼头=9千克 ,鱼尾+鱼身一半=9
千克
所以可以推出结论鱼身=4倍的鱼尾 。然后回头看题目已知
鱼身体的一半和鱼尾有9千克,也就是说3个鱼尾是9千克,那么得出1个鱼尾就是3千克啊,4个鱼尾就是一个鱼身,那么鱼身就是12千克。
最后整条鱼=头9+身12+尾3=24千克
画图并找之间的关系就什么都明白了,现在的家长可真不容易。辛苦了。记得采纳,谢谢
鱼重=9+12+3=24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