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如何参加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

如何参加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02
  • 发布时间:2024-04-18 08:15:03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物理、化学与心理学)2个专业大类,招收自主招生的考生。报名基本条件:考生应具有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对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浓厚兴趣,已有较扎实的知识积累或学术训练,有深入或创新的见
内容详情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物理、化学与心理学)2个专业大类,招收自主招生的考生。

报名基本条件:考生应具有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对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浓厚兴趣,已有较扎实的知识积累或学术训练,有深入或创新的见解,在相关学科竞赛、征文或创新活动中有出色表现。全面实施“宽口径招生”改革。考生参加我校自主招生选拔时,报名、初选、复试、确定资格生均直接与具体专业挂钩;填报高考[微博]志愿和录取时,按宽口径招生方案(即上表中的专业大类)执行;入校后分流专业时,直接分配到相应专业。

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报名时通过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zzbm/),网上报名,根据系统提示完成所有报名环节并邮寄报名材料。不接受现场报名。

2.报名材料

(1)自主招生报名申请表:网上报名时,按报名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系统将自动生成申请表以便打印。

(2)个人申请:全面展示考生本人的申请理由、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相应专业学习研究经历、学习能力、未来规划等各方面情况。由考生本人手书,字数不超过1500字。

(3)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综合素质评价表

(4)推荐表: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实名提供的推荐材料;内容除陈述对被推荐人在相关专业领域学习、研究、社会实践状况的意见外,还需包括推荐人的简介。请务必使用以下模板:《中国人民大学[微博]2015年自主招生推荐表》(下载链接)。

推荐材料须经推荐人所在单位盖章,由推荐人本人邮寄至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接收推荐材料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3月20日(以我校本科生 招生办公室接收时间为准),请在信封上注明“自主招生推荐表”字样。建议用中国邮政特快专递,请勿使用挂号信。无论考生是否被我校录取,推荐材料恕不退 还。

推荐人姓名和与推荐理由直接相关的社会身份,我校可予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高中相关课程任课教师评价意见:所报专业相关的高中课程任课教师对考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意见。各招生专业对应的相关高中课程详见《各专业考核形式及主要考核内容表》。

(6)其他证明材料:个人获奖证明复印件、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的材料、发表作品等。

注:以上(1)、(2)、(3)、(5)为必须提供的材料。(1)、(3)、(5)、(6)均须所在中学加盖中学公章。所有报名材料应当属实,凡发现弄虚作假的考生,未入学的,我校将向所在中学通报并取消其报名、考试、预录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其入学资格。

3.材料装订和邮寄要求

请考生将以上除(4)以外的材料装订成册(A4标准,装订时将自主招生申请表作为材料封面),寄至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接收报名材料的截 止日期为2015年3月20日(以我校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接收时间为准),请在信封上注明“自主招生报名材料”字样。建议用中国邮政特快专递,请勿使用挂号 信。无论考生是否被我校录取,报名材料恕不退还。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文科类考生成绩部分小数点后1-3位为语文成绩,4-6位为数学成绩,7-9位为综合成绩;小数点后1-3位为000者为上年录取后未报到考生,4-6位为语文成绩,7-9位为数学成绩。

理科类考生成绩部分小数点后1-3位为数学成绩,4-6位为语文成绩,7-9位为综合成绩。小数点后1-3位为000者为上年录取后未报到考生,4-6位为数学成绩,7-9位为语文成绩。

 考生号     姓名       院校       排序成绩

14140105110485   靖悦宗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83.000000000

14140105110456   杨浩天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592.000000000

14140106110818   王路凝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587.000000000

14140106140063   李玉琼   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员)  394.000000000

14140106140068   王金慧   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员)  370.000000000

14140105150485   文家豪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65.000000000

14140805150070   韩甲源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60.000000000

14140107152488   张亮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59.000000000

14140107152457   魏梦麟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58.000000000

14140106150147   李佳惠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57.000000000

14140402150979   程振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52.000000000

14140805150025   兰云飞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49.000000000

14140105150611   白浩东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49.000000000

14140105150547   黄泽瑞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46.000000000

14140402153307   吴俣璇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44.000000000

14140505152169   毋泽鹏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43.000000000

14141001152709   胡梦辰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40.000000000

14140107152909   杨圣松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40.000000000

14140402153325   李昆鹏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639.000000000

14140107152515   贺勇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574.000000000

14140105150837   温舒   北京大学(艺术特长生)  619.000000000

14140107111645   马骋   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   591.000000000

14141001111854   柴竞雯   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   576.000000000

14141101150002   李育昆   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   653.000000000

14140805150039   贾一凡   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   606.000000000

14140106150106   赵越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特长生) 641.000000000

14140105151684   张钰浩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特长生) 602.000000000

14140107152542   戎佳   北京交通大学   626.128114246

14140202153146   魏露   北京交通大学   625.000135104

14140121150794   彭棋   北京交通大学   624.139101250

14140402151070   王喆   北京交通大学   624.133110257

14140702150114   范纪伍   北京交通大学   623.133105241

14140733150451   韩佳鑫   北京交通大学   622.133105248

14140621150013   康帅   北京交通大学   622.131114240

14140522150500   原露恬   北京交通大学   621.134103248

14140731151396   梁文奇   北京交通大学   621.133114234

14140805150596   田碧浩   北京交通大学   621.130108255

14140107152544   孙嘉旸   北京交通大学   621.129114246

14140702150329   李嘉炜   北京交通大学   621.125118245

14140302150282   张子溪   北京交通大学   620.127110239

14140106150185   段垚   北京交通大学   620.125107253

14140581150336   牛鑫涛   北京交通大学   619.140111244

14140823150118   马永超   北京交通大学   619.129104252

14140624155844   孙广珍   北京交通大学   619.126100251

14140121150681   郭文彪   北京交通大学   618.141103250

14140106150303   胡崯藩   北京交通大学   618.135109234

14141001153032   陈于飞   北京交通大学   618.133104246

14141001152678   陈琢   北京交通大学   618.132111250

14140121150895   张正韬   北京交通大学   618.132106252

14140724150240   赵书越   北京交通大学   618.131106254

14140107152316   高新宇   北京交通大学   618.130103243

14140203150713   杨华   北京交通大学   618.127115254

14140724150251   贺青   北京交通大学   618.127104252

14140402153218   王君君   北京交通大学   618.122109256

14140106150360   贾君宜   北京交通大学   617.139100244

14141022150220   王翼娴   北京交通大学   617.138099247

14140106151464   刘龙卿   北京交通大学   617.136101256

14140322150491   田梦   北京交通大学   617.133120222

14140624155178   刘振宇   北京交通大学   617.133097253

14140105150928   李亚敏   北京交通大学   617.132104247

14140729150121   李欣   北京交通大学   617.131115239

14140731150074   薛琛   北京交通大学   617.130103257

14141001153030   李靖   北京交通大学   617.122105257

14140901151161   王岩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9105237

14140106150084   郭时轩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8113237

14140121150648   王祥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5103250

14141022150071   于亚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5101253

14141122150586   张峰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4109251

14140602150072   郭渊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3108246

14140733150463   赵元虎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3103256

14140731150493   刘星宇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3097253

14140522150089   成璐瑶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1111243

14140901150931   李静茹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1110243

14140430150111   温金蓉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1101251

14140901152051   陈靖   北京交通大学   616.130110258

14140624155977   李阳   北京交通大学   616.129107253

14140203150649   王慧康   北京交通大学   616.128108254

14141021150024   张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   616.128104251

14140621150015   李晓玲   北京交通大学   616.125108239

14140105151708   张正宇   北京交通大学   615.143098240

14140107152385   张佳宇   北京交通大学   615.141112220

14141122150566   武琦雅   北京交通大学   615.141105233

14140622150817   王根旺   北京交通大学   615.138096252

14140622150802   张成   北京交通大学   615.135111237

14140901150676   韩霄   北京交通大学   615.134109230

14140901150924   白雨   北京交通大学   615.132108242

14140901150325   杨烜   北京交通大学   615.131103260

14140805151133   宁莹   北京交通大学   615.124108252

14140624155236   黄云雪   北京交通大学   615.123111250

14140321150022   陈卓辉   北京交通大学   614.137112230

14140105150697   韩秉谕   北京交通大学   614.136119228

14140521150006   任世青   北京交通大学   614.134106242

14140624154296   赵凯   北京交通大学   614.133104255

14141001153061   连晨宇   北京交通大学   614.130105244

14140624156345   王志超   北京交通大学   614.129123234

14140730150095   杨尊尧   北京交通大学   614.126100250

14140621150014   刘琪   北京交通大学   614.116115244

14140202150502   张彦潇   北京交通大学   613.143101248

14140721150189   游子杰   北京交通大学   613.138102251

14140581150280   冯栋珺   北京交通大学   613.138102244

14140901150642   何奕霏   北京交通大学   613.137105236

14140202150192   任博   北京交通大学   613.137095246

14140901150181   张月   北京交通大学   613.135114237

14140428150434   安荣勇   北京交通大学   613.134105259

14140901150102   李小乐   北京交通大学   613.134102244

14140823150196   杨晨   北京交通大学   613.127115240

14141001153012   秦靖棠   北京交通大学   613.124110245

14140624155846   朱志伟   北京交通大学   613.000124109

14140522150019   原玉柯   北京交通大学   612.141108238

14140106150916   高阳   北京交通大学   612.137109237

14140901150314   连得亨   北京交通大学   612.136105250

14140721150236   苗伟   北京交通大学   612.131107251

14140724150678   李竹庆   北京交通大学   612.126120237

14141001154339   张峻豪   北京交通大学   612.125110247

14140901150778   孙海龙   北京交通大学   612.124113239

14140303150090   刘鹏飞   北京交通大学   612.121110246

14140106150192   郝星原   北京交通大学   612.120118243

14140624155296   李国亮   北京交通大学   612.118113252

14140701150311   王强   北京交通大学   612.116105255

14140727150649   张丽红   北京交通大学   612.000121106

14140181150235   田富宇   北京交通大学   611.139105234

14140402153294   李静   北京交通大学   611.136104245

14140805151082   范馨月   北京交通大学   611.134110232

14140105150654   张嘉宁   北京交通大学   611.130104232

14140121150031   杨瑞霞   北京交通大学   611.126111253

14140322150038   邢玉海   北京交通大学   611.122107248

14140106150970   殷婷婷   北京交通大学   611.121103250

14140505152047   赵亚婕   北京交通大学   610.138107247

14140522150333   李路德   北京交通大学   610.136104239

14140901151936   杨博   北京交通大学   610.135106234

14140224151515   刘鉴成   北京交通大学   610.135101247

14141123150028   刘阳   北京交通大学   610.133110229

14140901150357   翟娜   北京交通大学   610.131111247

14140805151941   靳曜光   北京交通大学   610.129107241

14140505151975   赵熠如   北京交通大学   610.128104245

14140106151755   张铭宇   北京交通大学   610.118107248

14140505150834   张晨光   北京交通大学   609.138099239

14140729151754   张建佳   北京交通大学   609.134115235

14140522150256   杨辉   北京交通大学   609.134096250

14140505152111   邢蕊蕊   北京交通大学   609.132110234

14140426150430   王敏   北京交通大学   609.132098245

14140303150701   王泽兵   北京交通大学   609.130107243

14140824150238   李炀   北京交通大学   609.129104238

14140522150335   吴莹   北京交通大学   609.122099249

14140105150846   杨思瑶   北京交通大学   609.117107249

14140727150319   霍海龙   北京交通大学   608.143097236

14140826152000   王逸翔   北京交通大学   608.142102234

14140805151033   吴一尘   北京交通大学   608.140117216

14140901150643   于喆   北京交通大学   608.137101244

14140430150177   段晓宇   北京交通大学   608.135114233

14141023150127   闫路行   北京交通大学   608.132100250

14140105151006   张帜   北京交通大学   608.115105257

14140805150878   关铂镔   北京交通大学   607.141108234

14140105150583   郭宏宇   北京交通大学   607.139104239

14140727150102   聂泽姝   北京交通大学   607.138103233

14141001154743   李世鹏   北京交通大学   607.136108238

14140106150512   王镇宇   北京交通大学   607.132100249

14140581150292   马敏   北京交通大学   607.131110239

14140602150787   康舒婷   北京交通大学   607.130098247

14140901150837   宋笑冬   北京交通大学   607.128110247

14140322150544   史锐   北京交通大学   607.128110246

14140624155775   石紫元   北京交通大学   607.126104252

14140107152432   王映升   北京交通大学   607.125113234

14140901150022   卢海龙   北京交通大学   607.121105254

14140602150795   马蕾   北京交通大学   606.139108234

14141021150023   刘佳琦   北京交通大学   606.139101242

14140901150174   袁怡   北京交通大学   606.133098240

14141132150756   任星澎   北京交通大学   606.132101247

14140624155294   武国威   北京交通大学   606.131104243

14140105150690   梁玮彤   北京交通大学   606.130111233

14140901150902   杨茂盛   北京交通大学   606.129106240

14140805152010   马佳怡   北京交通大学   606.128117230

14140624155504   张澜   北京交通大学   606.127108234

14140522150112   畅振华   北京交通大学   606.127103235

14140701150073   王欣   北京交通大学   606.126118225

14141022150230   王婧   北京交通大学(定向) 633.000000000

14141001153748  

自费大学是什么意思

#高考# 导语 从阳光高考平台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已发布,详细内容如下: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2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满足以下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来从事专业相关领域工作;高度认同我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符合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高中毕业生。

 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二、招生专业

 我校强基计划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省份试点招生。

 各专业招生科类及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注: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看各招生省份分科类(或首选科目组)招生计划具体信息。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

 (一)报名时间和办法

 考生可于即日起至4月30日12:00登录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2),按照招生简章及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报名。

 考生报名时,可在我校强基计划投放该省相应科类(或首选科目组)的招生专业范围内,填报不超过3个专业志愿,并填写是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

 (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三)入围校考办法

 6月下旬学校将视情况在高考后成绩发布前于报名系统内增加考生确认环节并签订书。

 高考成绩发布后,确定入围校考名单。入围校考的考生登录报名平台,下载《测试指南》并按时参加后续考核环节。

 我校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分科类(或首选科目组)按不超过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校考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入围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不得低于所在省(区、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四)校考考核

 7月4日前举行校考考核,含专业测试和体育测试,测试具体时间、地点、专业测试形式、成绩折算办法以《测试指南》为准。(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视北京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将另行通知。)

 1.专业测试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专业相关领域学习兴趣、发展潜力等,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参考材料使用。考核形式为笔试和面试,考查范围不限于中学教学大纲。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2.原则上所有入围校考的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项目为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

 (五)录取办法

 1.综合成绩构成

 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占85%,校考成绩占15%。校考成绩中,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体育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时同分比较的优先条件之一。

 2.确定录取名单

 学校根据分省分科类(或首选科目组)招生计划,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次确定强基计划拟录名单,宁缺毋滥。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校考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体育测试成绩。在拟录考生中,根据校考成绩、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若考生校考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调剂到学校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不予录取。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7月5日前公示录取标准。被我校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四、总体培养方案

 学校强基计划与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紧密衔接,坚持“植根铸魂、强基固本,博学深究,兴趣主导、创新引领”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宽厚基础、学科复合、科教融合、**引领、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机制和培养过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挑战性和个性化。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学识和卓越能力、深刻思想和宽广视野、长远眼光和创新思维,能够潜心学术,关注重大科学和人类发展问题,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科技强国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采用通专结合、本研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本科通识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和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本科专业教育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突出学习专业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本研衔接教育,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人发展趋势,可选择特色选修课程,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由学术导师组指导,合理构建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管理。

 (二)配备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全面实行导师制。选聘校内外优秀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聘请高水平国际师资开设全英文国际化前沿课程和讲座。在培养过程注重**引领,实施学术导师组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学业发展指导制度,同时通过新生研讨课、学术研讨班、学术讲座、科研实践等具体举措促进师生互动,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业发展。

 (三)设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学生常态化参加研究性学习。强基计划专业开设若干研讨(研读)班,营造研究性、自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可根据兴趣持续跟踪参加研讨(研读)班。

 (四)依托学校高水平科研平台,实施科教融合培养。依托各相关学科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科研机构和平台,开展学术研讨班,鼓励学生进科研项目,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研究为目标,按照学习和研究有机融合的方式,开展科研实践,实施渐进式学术训练。学校为学生参与校内、国内和国际科研计划提供经费资助。

 (五)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培养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学校和学院利用现有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开拓新的国际合作伙伴,选聘高水平国际专家为学生国际学习、研究、交流提供指导。通过与合作学校和机构交流学习、组织考察交流、推荐申报国家和机构国际学习奖学金、依托国际小学期聘请国际一流师资开设系列前沿课程等方式和途径,为强基计划学生搭建一流的国际学习交流平台。学校为学生出国交流交换提供资助。

 (六)实施科学动态的考核和进出机制。为落实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理念和强基计划目标要求,各专业实施动态考核与进出机制。

 1.动态考核机制

 (1)原则上各专业每学年考核一次。

 (2)由考核小组依据学业成绩、课外研学情况、综合素养、学生学习规划和学习意愿等实施综合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学术志向、相关领域学术潜力、综合发展能力。

 2.动态退出机制

 (1)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转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

 (2)在前两学年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转入该专业或相近专业对应班级继续培养。对于第三年考核未通过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和兴趣制定后续学习计划,完成本科阶段学习。

 3.动态进入机制

 (1)第一学年结束后,根据动态考核和退出情况,学校可在强基计划相关学院中选拔适量学生进入强基计划。

 (2)参加选拔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并由所申请专业两名(含)以上专业教师推荐。考核小组对申请者实施综合考核,内容包含笔试、面试和以往学习综合表现三个方面,重点考察学生的学术志向、学术能力和综合潜力。

 (七)实行本研衔接培养。各专业按照强基计划总体培养目标,科学确定本研各阶段培养定位、培养要求,形成有机衔接的整体培养体系。本科阶段强调宽厚基础和扎实能力培养,为后续研究生阶段培养奠定良好基础。第三学年考核通过,获得转段候选人资格的学生,在第四学年开始实施本研衔接培养,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条件,通过相关程序录取到强基计划培养单位相关学科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进行培养。

  五、其他说明

 (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将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尚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

 (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或教育行政部门,由其取消相关考生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取消入学资格或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三)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校考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

 (四)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六、监督保障机制

 (一)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招生就业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

 (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

 (三)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七、咨询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872

 招生咨询电话:400-0123-517

 传真:010-62511156

 本科招办邮箱:z**@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阳光招生信息平台:https://rdz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纪委办公室:电话010-62513046,邮箱rucjj@ruc.edu.cn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

  八、本简章由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2022年4月

 1.体育测试标准.pdf

 2.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简介-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pdf

 3.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简介-历史学.pdf

 4.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简介-哲学.pdf

全国在哪里有自费大学(国家承认的)

问题一:自费大学到底什么意思 呵呵,这是一个老概念了,我读书的时候才有的概念。

当年大学一般都是很少收费,甚至不收费的。有的学校为了增加创收,在国家教育部的认可之下,办了一些自费大学项目。师资教学和一般大学完全相同,同样也分配工作。没有任何本质区别。要说区别,可能就是生源会有些差距。

现在大学已经没有自费概念了,所谓的自费,其实是一些民办或者继教网教开展的一些脱产班而已。毕业证用的不是成交就是网教,或者是自考的毕业证。虽然是全日制的教学方式,但国家只看学历证书的性质。不会承认其全日制的教学。

证书和教学是分开的,办学机构大多数不具备自主发证能力,发的都是其他院校的证书。这方面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问题二:自费上大学是什么意思? 留学30万计划和每个人是没有关系的。申请的时候要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美术分数出不来吗?对了,好像是不公开。那就只能靠日语过级和提高平均成绩来弥补了。目前来看,高考影响出国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

语言学校和别科虽然性质一样,不过,别科在大学里,一般会比较容易升入别科所在的大学。但是,语言学校自由度大一些。

学费一般都是前一年赚后一年的。赚两年的学费不是很容易。

别科其实和语言学校很相近的,没有实质的内容。不过,考虑到将来可能会升入自己的大学,所以会考虑不要特别没有希望的学生。学费根据学校,40万到60万。本质上来说,不需要日语水平,因为别科就是学日语的。但是,办签证需要日语。

如果喜欢美术的话,还是学和美术相近的学科吧。在日本,学经济类,要学好数学的。

别科一般都是私立学校,一般是不免学费的。但是,升入正是学生,可能有免学费的可能性,或者得奖学金。但是,机会是很少的。

带10W人民币去,应该没问题的。(如果,不买新衣服的话)

有无宿舍,要看学校的规模。如果有,一般2万日元到35000日元。

总能考上一所大学的。不放心就考两个大学。不过,一般上了别科,就能考上。

只要努力,在日本可以找到好工作的。

不管怎样,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应该好好学习,把能够补救的都不就上。

问题三:自费大学 大专是什么意思 这种自弗大学其实就是野鸡大学,学历不被承认,在学信网上也无法查到,

只能在所谓的校园网上查询,

可以这样说,全国没有任何一家单位或企业承认这种大学的毕业证的。

问题四:请问什么是自费大学 什么是自费大学 1.根本就没有自费大学的概念,目前国内所有高等教育,包括过去上学给补贴的农林师水地矿油,现在也都是自费的 2.自费的多少,取决于学校的性质,一般公办的,国家给拨款,因此收费上受国家控制,而民办的(包括独立学院)由于主要靠学费支持,所以收费都比较高 3.鉴于1所说,给不给学历与是否自费就没关系了 4.成绩差,估计上独立学院的可能不大,因为那是本科层次的,所以只能上民办高职.但也要过线. 自费大学的有关情况 高等教育自学好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形式,它实行独特的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可以简要地表述为:“宽进严出、教考分离、三业一体、因材施教、多路育人”。有以下10种情况的青年学生更适合于选择高自考教育之路: 1、在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中,希望自由地选择专业,或者希望提前读完规定课程、缩短学制、提前毕业的考生。 2、在全国各地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中,希望到目标城市(如北京)来读大学和就业,而未被目标城市普通高校录取的考生。 3、在全国各地职高、中专、中技应届及往届毕业生中,希望不经过全国统考而直接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学生。 4、在参加普高招生统考、高职招生统考及成人高考落取的考生中,有坚定成才目标和学习毅力的考生。 5、在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青年学生中,没有或不准备参加高考,而希望直接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常年随时可以编班或插班。 6、在未考入重点大学的考生和青年中,希望拿到有重点大学印章的毕业证书,可以通过上高自考达到目的。这是因为高自考毕业生由主考院校发毕业证书,而主考院校基本上都是国家的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7、在职人员中(不分年龄、性别),希望不脱离工作岗位,业余读大学的求学者。 8、在已有学历资格的在岗人员中,希望业余读第二学历或读单科,以求不断给自己“充电”的知识青年。 9、在广大初中毕业生中,希望高中、专科、本科“直通车”读大学的青少年学生。这些学生可以从自考预科班读起,缩短了学习年限。 10、在广大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中,上某些自费大学收费高,负担不起,希望少支付一些学费的学生。

问题五:大学 大学 自费大学 自费大学好上,但是国办毕业证互要你的努力才能拿到,自费大学又称自主招生,与统招有什么区别:统招入学需要分数限制,但是入学后只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全部合格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文凭,这个文凭盖学校和校长的章;计划外招生入学没有严格的分数限制,但是入学后必须通过北京市统一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文凭,这个文凭盖主考院校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章。这两个文凭都可以在官方网站查询,效力相同。

就业率一般毕业生学校择优推荐就业,现在就算普通高校也没有包分配的说法了,都是有了文凭靠能力的,所以一定要告诉学生入学之后除了好好学习外要培养好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做复合型人才!一般都能在北京就业,除非个别有个人需要回自己家乡的! 中国大学网里有很多院校的介绍,在百度网页里搜即可,

问题六:自费大学国家承认吗 自费大学是自己给学费上大学的意思吗?

现在无论国内国外的大学基本上都是自费的啊,虽说成绩好的可以申请奖学金,但毕竟大多数学生都得自己掏学费的吧。而且目前国内所有高等教育,包括过去上学给补贴的农林师水地矿油,现在也都是自费的 ,只是得自费多少的区别。大学文凭国家承认与否跟你是不是自费没有一毛钱关系,主要是看你所读的大学是否被国家认可有资格发放文凭。

问题七:自费大学多少是什么人上的 现在目前,所谓“自费”实际上是指没有参加传统的考试,通过某些合理途径进入大学的上学方式。比如:成教是通过成人考试,自考是自学考钉,还有就是函授啦等等。另外就是出国留学一般都是自费,除非有国家资助、拿到国外奖学金等,现在国内大部分大学传统上不是自费大学,但是有些学校里面有自费专业。

问题八:考不上大学真的可以上自费大学吗 不管考上还是考不上大学,上大学都是要自己掏钱的。至于说的没有分数限制上大学的话,可以考虑上海大学ACCA国际项目的,培养国际金融与财会管理方向的全才,全国无分数限制招生的国际本科,建议百度一下。

1.根本就没有自费大学的概念,目前国内所有高等教育,包括过去上学给补贴的农林师水地矿油,现在也都是自费的

2.自费的多少,取决于学校的性质,一般公办的,国家给拨款,因此收费上受国家控制,而民办的(包括独立学院)由于主要靠学费支持,所以收费都比较高

3.鉴于1所说,给不给学历与是否自费就没关系了

4.成绩差,估计上独立学院的可能不大,因为那是本科层次的,所以只能上民办高职.但也要过线.

[编辑本段]自费大学的有关情况

高等教育自学好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形式,它实行独特的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可以简要地表述为:“宽进严出、教考分离、三业一体、因材施教、多路育人”。有以下10种情况的青年学生更适合于选择高自考教育之路:

1、在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中,希望自由地选择专业,或者希望提前读完规定课程、缩短学制、提前毕业的考生。

2、在全国各地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中,希望到目标城市(如北京)来读大学和就业,而未被目标城市普通高校录取的考生。

3、在全国各地职高、中专、中技应届及往届毕业生中,希望不经过全国统考而直接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学生。

4、在参加普高招生统考、高职招生统考及成人高考落取的考生中,有坚定成才目标和学习毅力的考生。

5、在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青年学生中,没有或不准备参加高考,而希望直接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常年随时可以编班或插班。

? 6、在未考入重点大学的考生和青年中,希望拿到有重点大学印章的毕业证书,可以通过上高自考达到目的。这是因为高自考毕业生由主考院校发毕业证书,而主考院校基本上都是国家的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7、在职人员中(不分年龄、性别),希望不脱离工作岗位,业余读大学的求学者。

8、在已有学历资格的在岗人员中,希望业余读第二学历或读单科,以求不断给自己“充电”的知识青年。

9、在广大初中毕业生中,希望高中、专科、本科“直通车”读大学的青少年学生。这些学生可以从自考预科班读起,缩短了学习年限。

10、在广大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中,上某些自费大学收费高,负担不起,希望少支付一些学费的学生。

[编辑本段]自费大学应届毕业生农转非政策:

一、办理自费大学毕业生农转非的范围

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计划内北京市农业户口自费生。

二、自费大学学生毕业后,应在本年度内落实接收单位。在本年度落实接收单位的,由接收单位的上级主管人事部门或区、县人事局负责申报;在本年度未落实接收单位的,不予办理农转非手续。

三、办理农转非手续由用人单位填写《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人员审批表》(一式一份)、《农转非备案表》(一式两份)和《农转非名单》(一式两份),持本人报到证、毕业证及户口薄报市人事局审批。

四、各级国家机关接收持有《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录用资格证书》的自费生,应在办理农转非的同时,办理公务员录用手续。

五、企事业单位接收自费大学生,应在办理农转非的同时,按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