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可以增加录取概率。
投档是高考录取工作中的第一步,通常来说只要分数高于投档线,且报考了学校的考生,就都能被学校调档。
不过对于高考分数刚达到投档线的考生来说,想要压线进入大学并不容易,因为可能有很多分数一样且也报考了学校的考生前来竞争进档名额,而这时学校的“同分排序规则”就将派上用场。
扩展资料:
当考生的分数跟某所大学的投档线一样时,首先并不意味着考生就一定会被投档;而是否投档,考生应再对比自己的单科成绩和官方公布的投档考生单科分数才能知晓。
如果考生分数刚到投档线,但已经确定自己被学校投档,那么也只能说考生在被录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而不是一定就能被录取。一般来说,如果考生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学校规定或单科成绩达不到专业要求,仍是有可能退档的。
过了投档线不一定能被某个大学录取。
本科一批院校的提档线是依据1:1.2的比例划定的,学校会对提档线上的所有考生阅档,再把多余的20%的考生档案退回省招办,因此,提档线上的考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
重点大学的出档线一般比一本线要高出很多,每个学校的出档线也不一样,考生的分数只有在考生想报考的学校的出档线以上,才有可能被这个学校提档与看档,也才有被录取的希望;
如果分数低于考生所填报学校的出档线,应该是没有希望被录取的,连被这个学校调看档案的希望也没有。所以只是上了一本线还不能说明一定就会被一本学校录取。
扩展资料:
在投档的时候,会把所有第一志愿报考该大学的考生成绩进行排序,从最高往下排,到第105名(1:1.05比例)或者第120名(1:1.2)考生时候的成绩,就是该大学当年在某个省招生的投档线。
每个批次的大学在招生的时候,都有投档线,只有上了大学投档线考生,才有资格参加这些大学的录取工作,而最后能否被录取,完全取决于考生的高考成绩是否达到所报考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最低分,达到自己所报考专业的最低分,自然就能够被录取了。所以,上投档线,仅仅是上大学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