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布置了一份手抄报的作业,回到家里以后,爸爸妈妈齐上阵,爸爸负责设计,妈妈负责绘画,孩子则在一旁观摩。
历经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份主题鲜明、色彩跳跃的手抄报完成了,孩子看了看,表示非常喜欢,便提笔在手抄报的右上角一笔一画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份一年级孩子的家庭作业,与其说是布置给孩子的,其实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由父母完成。相比较其他的作业,手抄报算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真的是让父母看了都瑟瑟发抖,更别提那些连字都还认不全的孩子们,他们又如何能够去完成呢?
不得不说以前的家长是幸福的,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的作业本或者课本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而现在的家长只会签名显然已经远远不够,真的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否则面对孩子的作业时,只能大眼瞪小眼干着急,却帮不上一点忙。
为什么家长要帮孩子完成作业?
1、作业难度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作业理应是由孩子完成的,但是现在很多老师为了激发孩子的潜能,提升孩子的素质,会给他们布置很多具有高难度的作业。
也许确实会有孩子才能被激发,但更多的孩子只能干着急,这时父母如果不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按照孩子自己的能力,想要完成这样的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2、不希望孩子被老师批评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即便这一点很难,那么退一步说,也不希望孩子被老师点名批评。
所以他们希望孩子的作业能够很好的完成,不希望孩子落后于他人,于是他们就会对孩子的作业包办,自己动手帮孩子去做,结果至少是能够避免挨批,这在家长看来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
3、图眼前的省事
有些事情不是孩子不能做,而是孩子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成。
比如让孩子穿戴有扣子的衣服,也许父母帮忙只需要半分钟,可是孩子自己一粒一粒的去扣,很有可能十分钟后依然穿不好一件衣服。
这在父母眼里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所以他们忍不住的会想要伸手去帮忙,因为这样更省事。
父母包办孩子会有哪些弊端?
1、导致孩子缺乏主见
在父母的包办下,孩子已经习惯了听从他们的安排,甚至觉得这是一种不错的感觉,省得自己动脑去思考。但是当孩子长大之后,他们依然会习惯性的依赖父母,甚至会把这种依赖性转嫁到他人身上。
这样的孩子缺乏自己的主见,他们从来不会争取自己想要的,甚至遇到困难时本能的想要逃跑,不知道如何去应对。
2、习惯性的轻易放弃
父母的包办会让孩子失去自信,他们会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父母才会伸手帮忙。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影响,即便原本他们做的不错的事情,在被他人质疑之后,孩子也会失去方向。
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自然也就很容易放弃。
3、抗诱惑能力差
父母的包办会让孩子失去面对社会的机会,他们的行为其实对孩子是一种保护,总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身后。
这样的孩子由于没有太多的历练,甚至没有什么见识,所以在面对他人的诱惑时,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拒绝,甚至本来就没有拒绝的意思。
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受到伤害,甚至他们也会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影响双方的利益。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父母真正应该给予孩子的是引导不是包办,包办只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而引导则是让孩子通过独立的思考,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两者最大的差别是包办的主体是父母,而引导中的主体是孩子。
培养孩子学业自我的形成,激发孩子的兴趣
什么是学业自我?
学业自我其实是孩子对自己在学业中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业中的优劣势。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学习并不是衡量他们好坏的唯一标准,我们更关注的应该是孩子的全面发展。
比如即便孩子会有偏科行为,也不能代表他们成绩差的一科就无可救药,更不能代表孩子智商低,而只是单纯的这门学科比较差而已。
注意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自己的表扬,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而父母也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够主动,能够最大程度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
所以他们会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激励孩子,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考一百分,希望孩子成为班里的学霸。
但是外在的奖励很容易压制孩子的内驱力,特别是父母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做到时,奖励的作用反而会消失,取而代之是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
当然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和孩子的成绩挂钩,只要孩子做的不好,就说他们不努力,说他们笨,上升到智商高度。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难度较大,其实老师当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依然会布置,最主要是想看一看孩子的思考能力,想知道孩子们在遇到问题会如何解决。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眼前的手抄报,父母完全可以把手抄报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分解,化整为零,化大为小。这样不仅能够让庞大的手抄报内容变得更细致,更有趣,而且也能够方便孩子去完成,只要一点一点的完成小目标,那么最终目标便就指日可待。
让孩子学会独立的思考,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拒绝处处包办孩子,如果父母能做到这些,那么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孩子自我学业形成非常重要,千万不要耽误,这能让他们更好的处理问题,成长为更优秀的人。
手抄报是一种综合性作业,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进行。手抄报的主题由老师确定,比如节日主题、安全主题、环保主题等等。手抄报的内容不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业,可以做成手抄报的形式。
有些人喜欢手写报纸的作业,有些人讨厌。爱是,手抄报考验孩子的综合能力,并且需要各种知识。不爱的人觉得完成作业有多难,所以需要父母的帮助,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很多都是父母托付的。一般来说,一份高质量的手抄报要在版面、内容、细节、花边、边框上下功夫。
上一年级的时候,父母抱怨手工作业。每次你用手抄报纸,你都需要父母的帮助。对于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家长来说,做一份手写的报纸也很难。所以每次作业都是手工抄,家长都有些头疼。引导孩子通过手抄报的方式做出成绩,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不断总结提高。这是一种成长型思维,即利用每一个机会发展自己的能力,然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再不断改进,取得成功的过程。
作业还需要完成。家长通常会从网上搜索一些布局,然后参考图纸让孩子填写内容。手抄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还有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等综合练习。其实我感觉手抄报和成年人的PPT差不多,用审美的格式表达一定的内容。手写的报纸对孩子们仍然有很大的好处。
我们所做的不能看表面。表面上看,手抄报纸、学钢琴、打网球都没用,但实际上参加任何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各种品质的形成都是非常有用的,哪怕只是丰富的经历,以及生活的体验。最吸引人眼球的手抄报非精美的配图莫属,这是属于美术爱好者的舞台。
首先,我认为学校给小学生布置手抄报的作业对学生是有好处的,非常有意义!
手抄报的意思就是自己动手抄写、画画、排版做成一份小报。
1、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等等。(如果可以自己写,那更好,不用搜集资料)
2、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对颜色的认知,协调性等等这些,对小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锻炼。提高审美观!
3、学会收集资料,每份手抄报都有一个主题,学生按照主题,从网上啊、书上啊收集各种有关资料!
4、将这些收集的资料进行,概括、精简,然后排班,使之更加协调、美观!
5、要做好一份手抄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些学生会请教家长,那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这样呢,就变成了一个亲子活动了,既培养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也教会了孩子一些做手抄报的知识!一举两得。
以下这6幅画都是我女儿学校里布置的手抄报,刚一年级时,让她独立完成有点困难,所以我会跟她一起完成,这期间可以有更多的互动,非常好,边画边写中学会很多。等她长大些,就让她自由发挥,自己独立完成!
在中国,有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应该以学业为重,老师布置的这些手抄报根本就是和学习无关的,作业那么多,哪里来得及做这些呢?所以很多家长就会代替孩子去完成,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孩子应该全面发展,不光只是学习课本知识,更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下载精美的手抄报word模板,就到像素网
看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剪贴 加上自己的文字说明 也可以自己画图 写上资料 图和字的比例不要失调 我的空间有我家孩子做的几张手抄报 在相册 作业里 你借鉴一下 一年级不会写字 也可以做 拼音的 关于生母 韵母 音节的也可以 把拼音向英文字母一样画成美术字 挺好的
在书店买一本简笔画的书 画起来就方便多了 我家孩子就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