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看一本亲子阅读指导书很必要,你看过哪些育儿方面的书?

看一本亲子阅读指导书很必要,你看过哪些育儿方面的书?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02
  • 发布时间:2024-05-11 05:45:06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Y4Jrh2WNl9NLhUIJepqTw?提取码:?masg这里收集了9个亲子故事的讲读视频,跟着老师一起学怎么和孩子一起阅读,里面和孩子触觉,听觉,视觉,语言相关的书本推荐,希
内容详情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Y4Jrh2WNl9NLhUIJepqTw

?提取码:?masg

这里收集了9个亲子故事的讲读视频,跟着老师一起学怎么和孩子一起阅读,里面和孩子触觉,听觉,视觉,语言相关的书本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生必背的六本国学有哪些

因人而异。《声律启蒙》就是从虚对应实,单对单,双对双,三字对三字,一直到十一字对。节奏感极强,对于孩子的语韵发展有极好的促进作用。孩子背诵分年龄阶段,上小学的孩子用时较短。幼儿园的孩子时间肯定是要长一点。所以在背诵时间上还是要因人而异。

对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了解多少?

1、《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2、《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3、《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文集,全文568个字,通篇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

4、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5、**规

**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声律启蒙》会是最好的识字教材吗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节选自百度

怀孕前看了段视频,三岁多的娃娃台上表现得大方磊落,用诗词说事夸人张口就来,简直羡煞了旁人。说会被《笠翁对韵》,看了《四书五经》,读了《论语》,在学研《黄帝内经》……如此国学素养,我震撼汗颜感觉我甚至这辈子都是比不了……

很认真的听她妈妈的育儿经,说是希望能跟她好好讲道理,就让她多看书学道理。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开始,每天给她听,再后来其他的,没有说太多具体操作。只是,从此我记住了《笠翁对韵》。因此,一知道自己怀孕便网上买了来。

买来一读,头疼,比上学学古文还头疼。呃,活了这么多年,其实我对这个一无所知啊!于是叫他爸读,说了一堆好话,哈哈哈,他爸更头大头疼……折腾了几天,变被束之高阁了。只是在心底里偶尔也还是会羡煞视频里的小女孩儿。

到宝宝出生,会吵睡折腾,偶然发现他喜欢听我念诗说话,我也会翻翻《笠翁对韵》,却实在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熟悉,读起来不通顺,呜,甚至有些字不认识。我做不好,也不明白读那些声律启蒙会有什么用,宁愿给他碎碎念一些胡编的小故事……

直到娃快一岁,偶然,看到《笠翁对韵》的音频,听完才知道人家念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要怎么好听怎么好听,才知道是自己功底不行哈,一不小心我甚至也会背一两篇了。不过,此时娃已经开始学说话了,我的关注点变成了他的注意点——他看哪指哪,我说啥。

偶尔,我也会给他听音频,他不拒绝,但是似乎也没有喜欢。此时的他已经不喜欢我说些他听不懂的了,哄睡的碎碎念也变成他一见的见闻——累了听到他熟悉的事物他便能安静睡去。

什么是声律启蒙?读《笠翁对韵》有什么用呢?

一天推着小推车带他逛,想说点啥,一时又不知道说啥,就给念《笠翁对韵》: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吗?”他突然回头对我说这么一句,我觉得自己幻听了。看着他认真询问的小眼神,我愣神了下说:“嗯,晚照对晴空。”只是,我在问他他便不跟我说了,后面他偶尔跟我对一句“晚照对晴空”,但是,问他的话坚决不说,也没有其他的。不过,我心底里还是很开心的。

两岁的他开始会说几首儿童的歌词来。我也没有很刻意给他听《笠翁对韵》,我觉得他理解不来,其实也是我自己懒得去看去理解,觉得它跟生活有点远,便觉得无意义了。

今天为什么又在这提起呢?

因为,为如何给他做英语启蒙搔头挠耳了好久,开始慢慢梳理关于语言学习的一些东西,也开始理解声律启蒙的重要跟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说话断句,声调节奏,发音因素的一些熏陶。

学英语缺少环境啊,虽然好久没用过英语了,硬着上呗,他也学会了几个单词,可是几天后,我发现我教错了。我再努力的一个一个单词查完教他,发现我还是错了——错误的发音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教着教着就说错了。要命的是他学了那个错误的发音不肯改。吓得我不敢再他面前说英语了。

可是,我不甘心啊,既然英语是门语言,那就可以考虑用学中文的方式去学。用原版儿歌开始……然后看书,我了解到了关于声律的一些东西,也开始对《笠翁对韵》重新重视起来了。

声律启蒙不是为了输出,而是一种节奏韵律的熏陶。

这年初二,是留在乡下过年的最后一整天了,时间自由,赖在床上,先把《论语》八佾篇和里仁篇过一遍,然后起来读《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已经读很多遍了,我们吟诵读书社初级班就是吟诵此书的,但是今天所做的,是深入,不仅仅是读的问题。一个个词查意思出处,发现真的有意思:只查了“一东”第一部分,发现基本上每一个词都能找到出处和诗句的引用。譬如“宿鸟”,是指归巢栖息的鸟。杜甫的《无家别》诗里就有这个词:“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清朝黄景仁《稚存从新安归作此寄之》“来鸿去燕江干路,露宿风飞各朝暮。”

手上这本书同时还有《笠翁对韵》,《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比车万育有名,是模仿《声律启蒙》来写的。现在有的地方使用《笠翁对韵》,有的地方使用《声律启蒙》。孰优孰劣?晋如老师、檀作文老师他们偏向于《声律启蒙》,周老师说两本都可以,都存在问题。今天我在查找词语意思的时候,发现《声律启蒙》词词有出处,诗句中的引用也多。《笠翁对韵》相对来说,词语更白一点,“一东”里查找过几个词,都没有出处,但是一些用典的例子也蛮多。于是我请教晋如老师,晋如老师还是一句话:“这个优劣要你会作诗才明白。做识字教材很好。”

是的,我是用来做识字教材的。九月份就要教一年级了,为了这一年级,我等了三年了。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要任就是识字,扎扎实实的识字。接触传统文化之后,我才发现我们古人早就给了我们最好的识字教材,“三百千千”的集中识字效率无论怎么说,都比现在的教材的质量高得多。之前也思虑过到底是选用《三字经》呢,还是《千字文》来进行主打的识字教材,但是现在研读《声律启蒙》,发现这个做识字教材更好。为什么?

一是声韵的谐美。那么多蒙学,吟诵起来最美最好听的就是《声律启蒙》。虽然有些句子七字对,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一下子难以掌握,但是只要老师方法得当,自然能让孩子接受。

二是词语优美,有比较多的双字词,跟现在的语言使用联系比《三字经》《千字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蒙学读物要亲近。譬如“晚照”、“晴空”、“来鸿”、“人间”、“天上”、“两岸”、“一园”、“杏花”、“春雨”“早行”、“烟雨”……这些词语孩子积累了平时都可以运用。

三是吟诵更能表达词语含义。“晚照”很美,吟诵的时候带有感叹陶醉状,“晴空”比较遥远广阔,声音高广,拉长,把天空的辽阔状表达出来。“三尺剑”轻盈,吟诵时声音轻,“六钧弓”厚重,吟诵时声音粗、重。“人间清暑殿”声调音阶低,因为清暑殿在地下,“天上广寒宫”声音要高、长,视线远望,因为广寒宫在天上……这样,通过吟诵,也让孩子领略了意思,如果再配上图画去背诵,那文字诗意都能体会到了。

另外这是对对子的练习,培养孩子的声韵语感也有帮助。练到一定程度,就让孩子利用生活中的景物来练对对子了,我们汉语言最美的东西要带给孩子呀。

孩子们人手一个“识字锦囊”,会一个字,我就给他们写一个字,当袋子里的字渐渐多起来,就可以玩“拼词连句”的游戏。有这种激励措施,一般的孩子一天学几十个字,应该不在话下的。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