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字组词:金色、金子、金黄、金银、金鱼、金杯、金秋、奖金、金光、淘金、纸醉金迷。
2、“木”字组词:木马、苗木、树木、草木、木耳、木屋、木头、木床、木桩、木板、入木三分。
3、“水”字组词:氨水、潮水、茶水、车水马龙、吃水、抽水、淡水、大水、滴水不漏、滴水成冰。
4、“火”组词:火电、火石、火把、烧火、发火、火苗、点火、火光、灭火、火车、火上浇油。
5、“土”字组词:土黄、土豆、本土、净土、沙土、乡土、泥土、土壤、尘土、乐土、土崩瓦解。
扩展资料:
相关词语解释:
1、纸醉金迷
拼音:[zhǐ zuì jīn mí]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说话之间;众局陆续都到了;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说话之间,所有人陆陆续续都到了。一时间管弦乐器非常嘈杂,各种钏钗交错,十分奢靡,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才散了酒席。)
释义: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2、入木三分
拼音:[rù mù sān fēn]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王羲之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晋国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发现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3、滴水成冰
拼音:[dī shuǐ chéng bīng]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严冬季节,寒气聚集,水滴下去就结成了冰。)
释义: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4、火上浇油
拼音:[huǒ shàng jiāo yóu]
出处:《元曲选·无名氏〈陈州粜米〉二》:“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仁听了这话;更是火上加油;拿着板子赶过来打。”(王仁听到这个话,更加是愤怒,就像火上添了油,拿着板子就赶过来追打。)
释义:往火上倒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5、土崩瓦解
拼音:[tǔ bēng wǎ jiě]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秦朝的衰落积累已深,天下要彻底分裂了。)
释义: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日月水火生字组词:月亮,月光,河水,口水,石头,石子,大山,火山。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
但是《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据统计,十三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千多而已。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地区的CNS11643,5.0版全字库可供查询的字共87,047个汉字、10771个拼音文字及894个符号。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
GB180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GBK收录汉字简体、繁体及20912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总数亦高达七万多字。
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
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学习的困难,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于是有许多单一的汉语意义是用汉语词语表示,例如常见的双字词。
汉语书写的发展多朝向造新词而非造新字。殷墟的甲骨文及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
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