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小学四年级数学需要买计算器吗?

小学四年级数学需要买计算器吗?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02
  • 发布时间:2024-05-12 21:15:06
没必要! 如果买了,弊大于利! 虽说四年级数学里有一节认识计算器的课,但也只是了解计算器上各个键的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一些大数的运算。这个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动手在计算器上操练几遍更好,但没有计算器也不是就学不会! 但是买
内容详情

没必要!

如果买了,弊大于利!

虽说四年级数学里有一节认识计算器的课,但也只是了解计算器上各个键的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一些大数的运算。这个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动手在计算器上操练几遍更好,但没有计算器也不是就学不会!

但是买了后,学完这一节内容后的弊端就会显现。有些学生偷懒,以后的计算总偷着用计算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所以要买的话可以,但家长一定要做好计算器的使用管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课件#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数学学习动力;情注文本,感受数学体温,则可以让数学学习成为生活需要。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用计算器计算》,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材分析:

 例题中只呈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直接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

 2、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3、自己试试看

 26×39=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

 5、计算。

 765+469=589×76=3208-2965=625÷25=6848-579+386=

 再计算。

 946×57×0=100÷5=3028-2965=

 估算:99+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

 7、做第26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9999×2=9999×3=9999×4=

 2、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9999×7=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3、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

 三、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111111×1111111=?

 2、神奇的198。

 321-123=654-456=987-789=951-753=357-159=9856-9658=8745-8547=5412-5214=

 (二)巩固练习

 1、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照这样计算,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

 ◆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

 ◆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

 (1)学生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提醒学生要做到:看清数据、正确输入。

 (2)看完这些数据,你想说点什么?

 (3)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创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2、练习三第12题。

 要求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注意学生计算后填表时相应数据填写得是否合适、是否正确。

 3、练习三第14题。

 这是有规律的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计算器还要快,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三)拓展练习。

 8765-32×21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操作的?

 1、学生独立操作,指名汇报。

 2、教师介绍“M+”、“MR”的使用方法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第11、13题。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电子计算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2、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计算器;

 3、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究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4、能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5。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

 重点难点:

 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计算器;

 能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请看一段录象(计算工具的发展)

 师:刚才这段录象提到了哪几种计算工具?(示算筹图算盘图)

 师: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了,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日问世以后计算机就成为了人们计算经常用到的工具。

 (课件出示各种常见的计算机)

 师: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有人使用计算器?你会用吗?

 二、使用计算器

 1、计算器介绍

 你知道计算器上各中按键的名称和功能吗?请同座相互说说介绍。(然后叫一人上台用展示仪演示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ON、OF、AC、CE、C的功能是什么?如果要进行计算怎样按?数字——符号——等号——清除)

 我们都知道了计算机的使用方法,那这节课咱们就用计算器来计算。(板书课题)

 2、尝试练习,规范操作

 (电脑)银盆岭小学在校学生775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千克,一天可节约用水775千克,一年(365天)共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

 (1)指名口头列式

 (2)学生试算

 (3)汇报结果,纠错

 (电脑)一年节约282875千克,如果缺水地区一家三口每天用水25千克,这些水够他们用多少天?

 学生试算

 (电脑)每年按365天计算,115131天是多少年?

 学生试算

 师:通过我们做的题目的数字这么大,但是你感觉难不难?你认为使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好处?

 3、灵活运用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219×35=41600÷128=24÷6=125×8=138976-138970=1379+34089=

 (2)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师:这些题都是用计算器算的吗?哪些没有用?为什么?

 (3)归纳总结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题适合用计算器计算?

 三、能力提升

 师:想不想算一个又大又难算的题目?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挑战极限的游戏。

 我们就用9作为乘数吧。你准备几个九相乘?小了,8个九吧

 999999999×999999999=

 试算

 报得数

 你认为计算结果正确吗?

 在计算器上你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E对了,他是英文单词错误的缩写,你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吗?错误!

 师:那老师不看这个E也可以知道这个结果上错误的,你知道我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吗?

 师:是的,因为工具都有他的局限性,现在用我们的手中的计算器因为为数少了,看来这个题目没有办法做了。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着急,这个数字大了,那如果小一些我们能不能算?那我们就从简单的做起看能不能发现一些什么?

 计算: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80001

 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你想说什么?

 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8000000001

 做了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是呀!计算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用自己聪明的头脑解决,为自己骄傲吧!但是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我们计算器就没有一点作用吗?

 师:是的,他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的工具。其实,我们手中的计算器因为位数少不能计算,但是还是有工具可以计算出的,比如我们教室现在就有的——电脑师演示

 师、现在64位计算器已经在许多行业使用。尽管这样,是不是计算器就能够解决所以的问题呢?

 师:工具都有他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发展。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智慧才是天敌下最伟大的力量。(出示培根的名言)

 希望同学们做个充满智慧的人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 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很多种计算工具。我们在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对计算工具有过简单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谁先来说说我们都了解了哪些计算工具?

 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二、介绍古代计算工具,拓宽视野。(课件出示)

 (一)认识算筹

 师: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石子、结绳或者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后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板书:算筹)

 介绍算筹: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式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竹签制成(也可以是木制、骨制或玉制的)。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的数目,并进行各种计算。

 (二)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的由来:用算筹计算后又过了一千年左右,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使用它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板书:算盘)

 2、介绍算盘的组成。

 (1)算盘各部分名称:

 师: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这它独特的作用。你在哪见过有人使用算盘?(中药店、银行等)

 大家还记得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吗?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梁下,每颗代表一。

 出示教材第24页的两种算盘: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 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一颗珠子。原因是我国古代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2)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师:算盘有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做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珠靠梁。拨珠时,要按照数位从高位拨起。(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个档为个位)你能分别写出下面算盘表示的数吗?

 (602 134067 35215862)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并查找了资料,所以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结绳、算筹等使用的方法,进一步使学生体会了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三)计算尺。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四)机械计算器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五)电子计算机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六)计算器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器,生活中开始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快捷。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计算器)

 1、介绍功能键:

 大家也许会发现有很多种计算器。这是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计算器。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我们一起看一下我们手中的这款计算器。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你认识计算器键盘上的哪些按钮,各有什么作用?On/c?键有什么作用?Off?键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2、使用计算器:

 师:计算器怎么使用?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开始显示;输入数字和符号;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计算器上还有一些具有特别功能的键。例如,a、%等,还可以用来计算分数等。

 3、利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先估算大约得几?怎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

 26?39 312?8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4、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

 9999?1= 9999?5=

 9999?2= 9999?7=

 9999?3= 9999?9=

 9999?4=

 运用比赛的形式独立练习用计算器算一算。

 学生计算,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用计算器计算比赛。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

 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

 2、算一算,找规律。

 111105?9=__________

 9?9=1 1111104?9=__________

 108?9=________ 11111103?9=__________

 1107?9=________ 111111102?9=__________

 11106?9=________ 1111111101?9=__________

 四、总结提升

 师: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电子计算机、(课件出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这就要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会简单的使用计算器。

 2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2 新知探究

 (一)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二)算盘

 1、认识算盘

 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

 2、算盘的作用

 算盘上的数表示多少?

 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3、两种不同的算盘: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三)计算器

 1、认识计算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不断更新,你了解计算器吗?把你了解的向大家介绍介绍。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器或类似的计算工具?

 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

 3、用计算器计算38+27。

 4、用计算器计算30?18。

 3 巩固提升

 1. 我国最早使用的、至今仍然行延用的计算工具是( 算盘 )。

 2. 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 计算器 )。

 3. 当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是( 计算机 )。

 4. 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十万 )位;一个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十亿 )位;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百亿 )位。

 5. 894 700 000这个数,4在( 百万 )位,表示( 4 )个( 一百万 );8在( 亿 )位,表示( 8 )个( 一亿 )。

 课后小结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二)教师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板书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2、算盘 认识算盘

 算盘的作用

 两种不同的算盘

 3、认识计算器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